严益唯
重启的中超终于又回到公众的视线。两个月后,赛程面目全非,其经营状况越发地惨淡,除了此起彼伏的欠薪传闻,就连联赛分红也可能泡汤。
中超如此惨状,当然与这两个赛季遭遇疫情有直接的关系。但这种不可抗的外部因素,最多只是压垮中国足球顶级联赛经营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中超联赛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是豪赌成性的中国足球的牺牲品了。
2004年,中超比往年推迟了两个月,直到5月份才开赛,就是为了给当时的国奥队预选赛让路。那一年,也正是中超元年。自从开了这样一个不好的头,中超联赛为国字号让路,就成了足协的常规操作了。
虽然每次牺牲联赛为国字号让路,都有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服从大局,为了国家(队)利益,云云。但是,就足球而言,国家队虽然极重要,但也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足球利益。德、英、日为了提升国家队的成绩,制定了振兴足球的计划,但是人家没有一个是像我们这样,为了保障国家队的利益,而肢解本国的联赛。
在中超淘金的老外们,也开始含蓄地提醒“豪赌”对中超,乃至中国足球的危害。卡纳瓦罗在谈到中国足球可以向意大利足球学什么时,意味深长地说:“我觉得可以借鉴的地方有这么一个,当你想不惜一切代价快速去找到解决方法时,你就会失去你的目标。”即将转会离开中超的大连人外援龙东,去年在接受英国媒体采访时,也对中国足球的急功近利感到惊讶和惋惜。
这些老外,都是中超的受益者,他们理应希望中超能更好。相比国内球员种种顾忌,他们更愿意坦诚地发表看法。这些充满善意的声音,不应该被忽视。面对如此惨淡的中超,中国足球实在需要彻底抛弃豪赌成性的作风,换一种活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