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10月31日,奥运会全运会宝山体育健儿回到最初的起点,参与奥运会全运会宝山参赛运动员表彰座谈会。会上,宝山区委书记陈杰对许昕、吴佳欣等七名体育健儿表现出的体育精神表示了高度的肯定,并表示体育精神适用于各行各业,更是宝山加快改革创新的活力所在。
表彰座谈会上,宝山区领导接见并表彰了奥运会和全运会宝山体育健儿代表和教练员代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团体冠军、混合双打亚军、陕西全运会乒乓球混合双打冠军以及亚洲乒乓球联盟副主席许昕,东京奥运会女子射箭个人第六名、陕西全运会女子射箭个人冠军吴佳欣,陕西全运会帆船女子激光雷迪尔级长距离赛冠军袁茹蓓,陕西全运会男子标枪冠军徐家杰,陕西全运会女子手球铜牌黄妍,陕西全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第六名王梓炀,陕西全运会男子佩剑团体第四名陈昊聪,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校长曹燕华,宝山少体校行政负责人、手球高级教练马革,宝山少年儿童业余游泳学校教练宋琦勍参加了会议。
随后,奥运冠军许昕在即将出发前往温州集训前抽空回了一趟娘家——上海曹燕华乒乓培训学校。回到当初训练的地方,前不久刚当选亚乒联副主席的“许师兄”不禁对如今的师弟师妹们感到羡慕,“现在都有地胶了,比起我们打球时候可高端了不少。”许昕还表示,未来作为亚乒联副主席将致力于推广乒乓球运动,扩大中国乒乓球的国际话语权。
多元化办训模式硕果累累
不久前,第32届东京奥运会和第14届陕西全运会落下帷幕。宝山体育健儿肩负祖国和人民的期望,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参赛任务,为国家争了光、为家乡添了彩。
东京奥运会,许昕和吴佳欣荣获1枚金牌、1枚银牌和1个个人第六名。陕西全运会,23名宝山健儿,获得4金2银2铜以及12个前八名。
除宝山直接培养输送的运动员以外,上海宝山大华女子篮球俱乐部教练许佳敏、队员张芷婷分别代表中国队参加奥运会女子三人篮球赛,获得1枚铜牌;代表上海队参加全运会女子三人篮球赛,获得1枚金牌。同时,在本届全运会的群众体育比赛类项目中,宝山区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宝山区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彬表示,体育是一座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宝山体育健儿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区内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离不开体育工作者的拼搏奋斗,更离不开教育局、各学校和社会办训力量源源不断培养输送后备人才的不竭努力。
据了解,在今年赴奥运会、全运会参赛的宝山健儿中,除了传统的少体校培养模式外,既有像徐家杰这样来自于行知中学体教融合的成果,还有许昕这样从曹乒校社会办训力量的运动员。目前上海正在推进传统体校、体教融合、社会办训相结合的多元化办训模式,在宝山区,这样的多元化办训模式的成果已经开始初步显现。
体育精神是宝山的“瑰宝”
“都说宝山有宝,你们就是宝山的宝。”在表彰座谈会上,宝山区委书记陈杰表示,目前宝山正在新一轮的转型发展中,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硬转型”,同时也需要软实力的打造,体育就宝山城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宝山区将一如既往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牢牢把握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规律,更新体育理念,加快改革创新,为新旧动能转换注入新活力,让体育成为宝山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软实力的一张“金名片”。
同时,在青少年时期接受过体育训练的陈杰还分享了一段自己的体育经历。“我也感受过5点多起床出早操的辛苦,这段体育训练经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很多次参加比赛输了,但依然从头出发向前奔跑的冲劲,这也是带给我最宝贵的品质。”说优秀运动员是宝山的“一块宝”,陈杰一方面是肯定运动员们辛勤训练,为国家争光、为家乡添彩的不易,同样也是弘扬奥运会、全运会精神,学习好体育健儿的宝贵品质。
当前,宝山正全面建设“上海科创中心主阵地”,书写“北转型”新篇章。宝山体育健儿展示出的“人生能有几回搏”的精神,正是宝山的“精神瑰宝”,为宝山转型发展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