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30日 星期二
突然退役的阿奎罗 “黑红也是红” 欧足联难敌乌龙球 体育话语权 情人眼里出西施
第A02版:专栏 2021-12-17

“黑红也是红”

麦卡

麦卡

上周末结束的F1收官战,很可能是历史上最富有戏剧性和争议性的一场F1赛事。一次和争冠无关的单车事故,却左右了冠军的归属。赛后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为什么只解套了维斯塔潘和汉密尔顿之间的被套圈车辆,而不是所有被套圈车辆?按照规则的第48.12条,当所有被套圈车辆解套之后,安全车会在下一圈进站,为什么收官战上却“提前”进站?

赛事主办方的解释是,一方面,规则中的“任何被套圈车辆”的“任何”,并不等同于“所有”,所以解套一部分车辆是被允许的;更重要的是,他们说,自己动用的是规则第15.3条,这条规则赋予赛事总监控制安全车的最高权力——相当于“最终解释权”。与之联动的则是第48.13条——一旦显示“安全车在本圈进站”的信息,就必须在这一圈结束时撤出安全车,而不是下一圈。

赛事方为什么要这么做?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们不希望最后一圈是在安全车带领的情况下慢速结束的,这会让比赛的精彩程度受损,他们希望竞争更激烈。但是,这在事实上造成了不公平:维斯塔潘换了胎,而汉密尔顿没有,双方并不在同一起跑线,最后一圈也因此成了碾压,这似乎又和充分竞争的愿望相悖。

回到撞车时刻,汉密尔顿当时领先,但他有些左右为难:进站换胎,万一领先优势丢失,而安全车出动,就可能面临安全车一路带到终点,自己追逐无望的情形;如果不换胎呢?现实中发生的一切,汉密尔顿也未必没有想过。

汉密尔顿有领先优势,但却失去了策略优势。相比之下,维斯塔潘的选择容易得多。作为追赶者,他刚好在安全车出动后可以用相对小的时间代价来换胎,所以不需要那么纠结。无论汉密尔顿作出哪种选择,赛事方的指令都会直接影响比赛的走向和结局。无论哪种指令,即便有争议之处,它都是可以自洽的。汉密尔顿的命运并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

F1整体上正处于影响力的衰退期,所以赛事方选择了最利于赛事整体的一个策略——让比赛在一种最刺激、最争议、弹幕最多的情况下结束,正所谓“黑红也是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