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他“几乎”入围了北京冬奥会的参赛名单。虽然还没有肯定入选,他等不及了,自我官宣。NBC一直在放着介绍他的冬奥宣传片,被美国同行吐槽:“搞得好像他已经入选了美国队一样。”连新华社也迫不及待地采访了他。
只因为他是肖恩·怀特。
35岁的怀特曾是单板滑雪乃至冬季极限运动界唯一的明星,称之为代言人亦不过分。“飞翔的西红柿”书写了一连串后人难以企及的伟大成绩——6岁开始玩单板滑雪,7岁得到第一份赞助合同,13岁转职业,然后如同开挂一般在极限大赛上收获了几乎所有的荣誉;2006年都灵,肖恩·怀特第一次出征冬奥会就拿下金牌,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单板滑雪运动开始为主流社会所认同:加上2010年温哥华、2018年平昌,他四次出战冬奥会,三次夺得单板滑雪U型场地冠军……
在世界杯瑞士拉克斯站,怀特自平昌冬奥会后第一次站上大赛的领奖台。这个季军令他几乎锁定了北京冬奥会的资格。说“几乎锁定”,是因为他不符合两个直接入围的硬件条件之一,但好在美国只有一名选手达标,其他三个将由美国自由式和单板滑雪协会内部确定。而这个在拉克斯的季军,确保了怀特成为三个世界排名最高的美国非直通选手之一。美国协会没有任何理由不选入怀特。
但这几乎确定的第五次冬奥会之旅,他将首次扮演“非夺冠热门”的陌生角色。
四年前,他在赛前一个月(也就是最后一站世界杯上)拿到平昌的入围资格。彼时的他刚刚从一场重伤中康复,缝了62针的脸,直到平昌依然清晰可见伤疤。那次,他在单板U池跳出了平生第二个100+分。
如今,依然是赛前一个月的最后机会,他在平昌后第一次登上领奖台。肖恩第一跳得到84.00分,得分平淡无奇,难度较之平昌降了一档。在澳大利亚名将斯考特·詹姆斯和日本新秀户塚优斗等人为博难度两跳皆失败从而排名垫底后,知道自己肯定登上领奖台的肖恩甚至在第二滑时没有做出任何高难度动作。
35岁的怀特老了,有些飞不动了,他追不上那些曾向自己脱帽致敬的后辈在U池不断创造动作难度的步伐。但怀特与单板这则长情的爱情故事还未终结。相濡以沫的厮守,或许比任何成绩都重要。来了本身,就是伟大的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