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耿
近期,针对巩汉林评论中国足球引发的各类争论,原国足队长冯潇霆14日深夜“亲自下场”,在个人社交媒体发表长文,认真地反驳与辩解,结果招致更汹涌而凶猛的谩骂。
看来冯潇霆对中国足球的自我认知还存在偏差,其中,最主要的是价值认知偏差。国足的本位价值是把球踢好,给广大的球迷带来快乐。这层价值在这代球员身上是实现不了的,好在还有另一层价值,就是当一个好脾气的活靶子,供人发泄,也顺便在发泄中得到些快乐,算是在本位价值实现不了的情况下的代偿或殊途同归吧。
冯潇霆的自职业化以来的前辈们,基本上都隐忍地遵守着与球迷的这种默契,让大家发泄一下也无妨,谁让自己技不如人,给球迷添堵了。没本事还脾气大,就不招人喜欢了。再说球员们的待遇也不低,这是该承受的责任。掌管着中国足球的足协,行政级别很高,对球迷的尖锐批评也都坦然受之,没有其他同级别的官方机构容忍这样的批评自由,这就是足球的特殊性。在“怼”这个字被大多数人认识之前,足协和球员都不怼球迷;在“怼”这个字被大多数人认识之后,足协和球员仍不怼球迷。
主动放低身段,虚心接受批评,也是一种自信。反之,自尊心太强通常是由太自卑导致的,自卑是由没本事导致的,冯潇霆的过度反应就是这样的逻辑链。巩汉林是一名谐星,自带喜感背景,冯潇霆有一万种打趣调侃的方式将这记飞来横球平稳地停落,如果冯潇霆真的有幽默细胞,说不定借此撞开新的机会大门,时常去巩汉林的圈子客串一把。
每项工作其实都有多重价值。球员把球踢好,这是要护住的基本盘,或曰“守正”,在“守正”的基础上“出新”,创造出新价值,这是最理想的方式。在基本盘不稳的情况下,“守正”是根本的,如果能够借助发挥其他价值,以助力于基本盘的稳住,也不失为一种方法。而不应该直接把盘子扔给批评者:你行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