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3月以来,上海的疫情似乎变得愈发严峻。正当许多上班族纷纷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选择居家办公时,与之相对的,则是一些逆行者“大白”不顾风险,勇敢地战斗在抗疫的一线。这其中,就有这样一名志愿者,放弃了安逸的居家生活,义无反顾地穿上防护服,为抗疫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陈嘉明
他叫郭晓峰,是一名在读的大学生,同时也是一名海港球迷。“尽管上海目前处于对抗奥密克戎的紧张时期,不过我坚信,在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努力下,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上海这座美丽的城市一定会恢复原来的生气,中国加油!上海加油!”郭晓峰动情地表示。
足球让我废寝忘食 曾经想做青训教练
目前,郭晓峰就读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一名司法警务专业的学生。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就曾响应号召参加了抗疫一线志愿者的工作,得到了学校师生的一致好评,并在2021年中青网举办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全国大学生评选中获得优秀个人称号。“如今疫情防控又一次紧张起来,作为一名预备警官,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有责任‘若有战,召必回’。”郭晓峰笑着说道。
回想起小时候,他提到最多的便是足球。“从小我就喜欢足球,记得那时候我经常在家门口摆上几个瓶子或者易拉罐当靶子,拿球对着踢。后来上了中学,除了学校体育课,放学后我也经常一个人在足球场上踢着玩。冬天天黑得早,我有时甚至会因为踢球忘了时间,经常摸黑回家,有时还会被家长埋怨。”谈起自己儿时和足球碰撞出的火花,郭晓峰显得非常兴奋。此后,他去过一家职业俱乐部的梯队试训,然而相比从小练球的“竞争对手”,郭晓峰还是有明显的差距,因此,没有通过那次试训。
上了中专,他的绿茵梦未歇,便又去了另一家俱乐部的U17梯队试训。尽管通过了试训,但是后来由于身体等原因,最终还是以“离开”二字告终,无缘成为一名职业球员。对于这份遗憾,他仍深深地埋在心中,时至今日仍会时不时感到遗憾。
当时,他中专毕业为期一年实习的岗位选择了青训教练员。“因为现在有很多孩子不但有梦更有天赋,但缺少耐心指导他们的好教练,以至于让他们的‘足球梦’在还没开始就结束了。那个时候,我想去做一名青训教练,一个像徐根宝那样的人,让有‘足球梦’的孩子有改变人生轨迹的机会。”郭晓峰坦言道。
徐根宝是我的偶像 因海港做起志愿者
除了指导孩子踢球,郭晓峰同样是一名球迷,最喜欢的则是上海海港队。“我是从初中开始喜欢这支球队的,当我第一次走进八万人体育场,发现自己涌入一片红色的海洋。看台上响起振奋人心的加油战歌,球场内满是为海港队助威的红色旗帜,而且他们最早是上海足球教父徐根宝带出来的一支球队,年轻又肯吃苦,对足球的专注和拼搏精神让我非常感动。徐根宝也一直是我崇拜的人,这就是我最初想成为一个足球人,并喜欢上这支球队的原因。”郭晓峰慢慢打开了记忆的闸门,所有热爱随着点点滴滴的回忆涌现出来。“足球让我废寝忘食。”他又一次笑着说道。
在郭晓峰看来,尽管上海海港最近几年成绩有些波动,但是能够遇强则强,球队不仅战术得当,还有非常顽强的意志。“我在海港队的身上看到一支成熟强队所拥有的全部特质,也正是因为这支球队的正能量影响到了我,让我的性格变得更强,充满正能量。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也参加了很多志愿者的活动,希望自己小小的善举能够帮助到更多的人。”
回想起两年前刚暴发的疫情,郭晓峰仍心有余悸。“大街小巷一个人都没有,商店、菜市场、超市已经抢购一空。当时的情况非常严重,每天电视里播放的都是疫情的消息,我看到这些消息后非常难过。我的城市‘生病’了。”后来,他想方设法搜集到了招募志愿者的信息,报名参加了一线抗疫志愿者,在高速路口帮助交通警察疏通交通,检查经过车辆,也去过居委会和村镇,协助当地工作人员做一些辅助工作。“还是想尽自己所能,来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正是因为这场疫情,让我成长了很多,同时也让我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郭晓峰显露出一丝欣喜的神色。
再变“大白”很自豪 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如今,上海的疫情防控再次紧张了起来,让郭晓峰印象深刻的是,在3月8日下午,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通知他所在小区要做全员核酸检测。“当时小区的两个核酸检测点都排满了人,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都非常辛苦,我也是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才轮到。这让我想起了在前年最严重的时候,我去过抗疫一线做志愿者的工作。现在疫情卷土重来,在这样的危急关头,我想我应该‘若有战,召必回’。”郭晓峰的心里兀自冒出了一个坚定的想法:再去做一次志愿者!
既然选择了放弃安逸,便只顾风雨兼程。郭晓峰去到居委会并告知工作人员自己已做完了核酸检测,并申请一件防护服来做志愿者,帮忙维持一下秩序。他的请求得到了工作人员爽快的批准,此后他换上了防护服和医用装备。“如同两年前的那样,熟悉的‘大白’衣服又一次穿在了我身上。”郭晓峰非常自豪。
对于他而言,志愿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年迈的老人、残疾人以及其他的居民填写申请“健康云”小程序中的核酸检测预约码,并维持现场的秩序,以防止有人插队。“那天下午的全员核酸大概到23点才结束,防护服穿了几个小时还是挺累的,但眼看在自己和其他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切都井然有序,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郭晓峰笑着说。
“作为一名团员,同时也是一名政法干警专业的在校生,我应该冲在疫情的最前线。记得在校期间,老师教过我们‘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宗旨,于是我写下了一封‘请战书’,申请正式加入抗疫志愿者的队伍,参加一线抗疫的志愿者工作,为抗疫工作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发挥出一名共和国预备警官的作用。我想,这是我应该做的。”
此后,他便正式加入到一线志愿者工作中去。早上被派往其他小区负责维护秩序,并帮助居民填写申请核酸检测码。上周上海的气温直线蹿升,志愿者和医护人员们都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非常的闷热,气也有点透不过来。“从上午8点采样检测一直到了下午2点左右,中间基本没有停歇,只是随便扒拉了几口饭,就又接着转场继续支援下一个小区,晚上又被调返至第三个。一天下来我们走了很多路,脚下的防护套全被汗水浸湿,脚底也磨出了水泡。即使这样,也阻挡不了我们渴望战胜疫情的步伐。”在疲惫不堪的面容背后,是郭晓峰掩饰不住的自豪。
封闭管控筛查工作持续了48个小时,郭晓峰也几乎战斗不停歇。在他看来,抗疫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而这一战,比拼的是志愿者与医护人员对抗病毒的速度和力量,考验了一线人员的意志和担当,在每一个核酸采样背后,都凝聚着广大居民、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的热切期盼。“为了打赢这一仗,我们拼尽全力,做到秩序井然,既为自己,同时也是为广大居民负责。”郭晓峰意气风发地说道。
“上周看到了海港新赛季的亚冠赛程,作为海港的球迷,从上港时期陪伴至今,希望球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等疫情结束以后,我一定会去到现场为球队加油助威。上海加油!海港必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