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请来孙继海、郑智,都是在给球队带来一种强者思维,我们准备比赛要围绕赢球做准备,输了可以去总结,而不是为少输去准备。怎么把这种信息传递给队员很重要,但是从效果来看,我们做得不是很好。”
本报记者 李冰
站在阿曼马斯喀特苏丹卡布斯体育场的教练席边,李霄鹏的脑海里,或许浮想起21年前他在这里踢球时的一幕幕,以及那个总能给他和队友们力量的丁阿姨的身影。
或许也只有在这个时候,作为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的李霄鹏才能真正理解,第一次把中国队带进世界杯的“老狐狸”米卢那时刻挂在脸上的风轻云淡的背后,承受了怎样的压力。
“很多队员在俱乐部我都带过,但到了国家队几乎又是另一种状态,这个是我不能接受的。”客场0比2输给阿曼队之后,国足以1胜3平6负积6分排名小组第五的战绩,结束了为期半年的12强赛之旅,中途接手球队的李霄鹏的战绩,也定格在了4战1平3负上面。或许是心里有着太多的问号,面对媒体,李霄鹏也不再掩饰自己的困惑:“在俱乐部那么自信,在联赛中面对费莱尼、保利尼奥、塔利斯卡、奥古斯托一样能赢,后卫面对特谢拉、奥斯卡、浩克一样能赢,但是到了这儿,面对我们都叫不上名的球员,他们都心有余而力不足了,这是我很难接受的。”
同样的问题,米卢也曾经遇到过,因为在他出任中国男足国家队主教练之前,1997年世预赛折戟大连金州的那支国足,曾经被视为“史上最强”的国家队,结果却被正值黄金期的伊朗队虐得信心全无。2001年的10强赛开打之前,中国足协特意请来的运动心理学专家丁雪琴,为当时还是球员的李霄鹏们进行“心理按摩”,再加上米卢极具针对性的调教,甚至用不准领导给队员开会这种相对极端的方式帮助球员减压,火力全开的中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提前两轮锁定晋级2002年韩日世界杯决赛圈资格,自然也就顺理成章了。
练得辛苦,拼得辛苦,但是在李霄鹏看来,国足队员真正能把训练当中的能力转化到比赛当中的,连60%都达不到。“我请来孙继海、郑智,都是在给球队带来一种强者思维,我们准备比赛要围绕赢球做准备。输了可以去总结,而不是为少输去准备。怎么把这种信息传递给队员很重要,但是从效果来看,我们做得不是很好。”
也正因为如此,在李霄鹏看来,这支国家队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问题,需要一位心理大师帮助队员全部释放出来。“我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也会说,(国家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我们首先要真正接受和面对现实,然后再去改善和提高,如果不能正确评估现在,未来还会走一些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