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6日 星期六
一生为足球裁判而活  望看到更多上海裁判
第A05版:上海足球 2022-04-01
上海知名足球裁判员钱瑞兴逝世,享年60岁

一生为足球裁判而活 望看到更多上海裁判

李一平/丁荣/吴钧雷

钱瑞兴(二排左五,拍摄于1992年)

3月27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足球协会裁判监督、讲师,上海市足球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徐汇区足球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钱瑞兴因病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0岁。在上海裁判圈子里,他是全身心扑在裁判事业上的标杆;在友人心中,他更是一个为足球裁判而生的人。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丁荣 吴钧雷

为足球裁判而生

1974的世界杯,英国籍裁判泰勒在联邦德国与荷兰的决赛中奉献经典判罚,他在开赛仅仅1分钟便吹罚霍内斯禁区内犯规,这是世界杯决赛历史上最快的点球判罚,这次判罚泰勒未给东道主联邦德国任何情面。比赛中泰勒还顶住了两大巨星的压力,贝肯鲍尔在点球判罚后曾上前说“泰勒,你这个英国人!”而克鲁伊夫更是由于半场退场时抗议判罚而被泰勒出示黄牌。

由于决赛中铁面无私的执法风格,泰勒成为了世界裁判界的典范,不少足球爱好者更是因为他开始关注裁判员,走上裁判员的道路,钱瑞兴就是其中之一。

钱瑞兴,1962年5月22日生于上海市徐汇区,自小热爱足球运动。1976年,时年14岁的钱瑞兴在徐汇区南洋中学举办的上海市“三好杯”足球赛中第一次接触到足球裁判员工作,同时也创下了上海学生裁判员的先河。

1978年,16岁的钱瑞兴正式加入徐汇足协裁判队伍开始执哨,三年后,年仅19岁的他获得三级裁判员资格,成为当时上海年纪最小的专业认证裁判员。虽然年龄不大,但裁判资历却不浅,所以上海裁判圈子里,很多人都叫他“年轻的老裁判”。

1996年,钱瑞兴获批成为国家级裁判员,同年开始执裁全国甲A、甲B联赛,直至2004年退役,其间还参加了全国第八届运动会足球比赛的裁判工作。从职业联赛裁判员岗位退役后,钱瑞兴仍然活跃在绿茵场上,继续从事足球裁判及竞赛、培训等相关工作至今。

在钱瑞兴40多年的老友,同样从事足球裁判工作的黄俊看来,比起“足球人”这个称谓,钱瑞兴更像是一个为足球裁判而生的人。“我们平时聚在一起看球,大家一般都会沉浸在球赛中,观察球员出色的表现,但老钱不一样,他始终只专注于裁判身上。”对钱瑞兴来说,每次看球,都是一次裁判员业务的学习机会。

一个“完美主义”者

2月21日,钱瑞兴因病入院抢救,就在住院的前三天,虽然是周末,他还在忙着上海市裁判员的培训工作。无论是身边的家人,还是挚友,在他们的眼中,钱瑞兴是一个有些“完美主义”的人。为了做好裁判员的培训工作,不仅每次都要提前许久开始准备,更是因此一辈子几乎没有过几个完整的周末。

裁判员工作虽然辛苦,但钱瑞兴却乐在其中,而裁判员同事们,也就像他的家人一样。许多裁判员由于执裁时间的安排,时常会发生生日时仍在绿茵场上奔跑的情况。钱瑞兴总能记得他们的生日,在比赛结束后,亲自操办细节,为他们送上一次惊喜的祝福。他为许多上海的老裁判办过60岁、70岁、80岁的生日,前几年,他还为自己最好的老大哥黄俊操办了60岁的生日,还约定70岁的生日也要交给他来办。原本,两个月后钱瑞兴也将迎来自己的60岁生日,但如今他的时间永远停在了此刻。

前两年,欧足联推出了官方裁判纪录片《黑衣人》。正如片中所说“没有球迷会因为一个裁判来观看比赛”,我们不熟悉那些名字,但当那些人名代表的裁判出现在那一场场经典的2018-2019赛季欧冠的比赛中,我们才会恍然,这些精彩是由那些裁判所执裁。

他们需要有与球员一样的体能、需要不断的学习积累、需要有极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需要一个值得信赖的团队。

2021年,徐汇区足球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上,钱瑞兴当选为徐汇区足球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上任后,他制定了许多提升徐汇区足球水平、重现徐汇区足球辉煌的计划。遗憾的是计划实施伊始,他却离我们而去。

钱瑞兴是一位普通的足球裁判员,他从未奢望裁判员成为足球场上的明星,但他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裁判员从上海走出,活跃在各个赛场上。

最喜欢看年轻人踢球

从1978年开始正式执裁,钱瑞兴和裁判员兄弟们一起见证了上海群众足球和青少年足球的兴起。除了“陈毅杯”外,钱瑞兴印象最深刻的赛事就是上海家喻户晓的青少年足球赛事——“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

从1986年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初创开始,钱瑞兴就一直参与其中,从最早的执裁,到2011年开始全盘负责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新民晚报杯”这项赛事就像是他的孩子,在他的注视下一点点成长起来。

由于后来本报开始承办新民晚报杯的关系,笔者与负责赛事竞赛组织工作的钱瑞兴老师逐渐相熟。每次和钱老师一起在赛场上看着小球员奋勇拼搏的样子,他都会感叹,“还是年轻人有朝气啊,看他们踢球都感觉自己年轻了不少。”

其实,组织“新民晚报杯”这样的大型比赛实话说是个累活,从各区报名上来的队伍超出千支,钱瑞兴负责安排每个区的出线队伍、联系场地、制定决赛的对阵表,而且比赛期间也会经常遇到各种突发事件。但钱瑞兴面对各种问题,始终是一句话“没问题,我来做”。

每年“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结束后,都会有家长和孩子来找上海市足球协会开具相关名次的证明,因为“晚报杯”是一项市级比赛,很多家长和孩子都很重视这个荣誉。每次他们找钱瑞兴,他都会很认真负责地走流程,把盖好上海市足球协会公章的成绩公告证明给到家长和孩子们。

有一年在区分赛区阶段的时候,有一名闵行区的队员在比赛中不慎腿部骨折,钱瑞兴得知后非常着急,第一时间找到了笔者。所幸“新民晚报杯”每届赛事都为球员购买了相应的意外保险,这名小球员的医疗费大部分得到了报销。在处理报销时,他还帮家长整理好报销凭证,等所有手续都办齐了,才放心下来。

除了“新民晚报杯”,钱瑞兴还经常活跃在大学生足球联赛的舞台上,帮助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培养了不少裁判,可以说,钱老师的一生都是为足球事业而默默耕耘着。

这两天,中国足球在男足国家队、国奥队两个层面又遭到了新一轮溃败。中国足球事业要振兴,需要有好的教练、好的球员、好的青训……这么多的事情都要有人来落实,而落实不是放在嘴上的,是需要更多像钱瑞兴这样“没问题,我来做”的人。只有更多的足球从业者都能“没问题,我来做”,遇到问题不推诿、不甩锅,中国足球才能看到振兴的希望。

他是一个和蔼的前辈

“已经习惯每次讲课课间休息时到办公室在您的办公桌上翻零食……一路走好,阿兴老师。”得知钱瑞兴去世的消息后,原申花球员、足球教练刘大祥在朋友圈里写下了自己对于他的想念。虽然从2021年开始和钱瑞兴一起在上海足协社会发展部工作才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但两人早已结下超越普通同事的友谊,在他心里,阿兴老师永远是那个和蔼的足球前辈。

在上海足协的社会发展部,钱瑞兴主要负责E级教练员培训班的报名、注册和管理工作,而刘大祥则是培训班的讲师。对裁判出身的钱瑞兴来说,这项工作有些陌生,也有很多的挑战,但为了做好培训班的工作事宜,他总是会付出更多的时间,把各种细节考虑到位。

每年,上海足协都要开设20到30期的E级教练员培训班,其中大部分的培训班都会开设在周五到周日三天时间。周末忙完了上个培训班的线下或是线上教学,马上又要开始下期的准备工作,虽然忙得团团转,但钱瑞兴始终乐此不疲,在和学员和讲师的沟通中以礼相待,给所有人留下了“好脾气”的印象。

在钱瑞兴的办公桌上,时常摆着许多不同口味的零食。但实际上他自己由于糖尿病的原因,很少会吃。会准备这些零食,钱瑞兴是为了来上课的讲师在课间休息时能随时补充能量,也愿意在他们吃零食的同时,多一些和他们沟通的时间。在他看来前期的报名、注册和管理工作是一件“谁都能做得了”的事情,但讲师的授课质量却是培训班的重中之重。

年轻裁判员的良师益友

上海市内大大小小的比赛很多,庞大的裁判员团队必不可少,所以裁判培训一直是上海市足协十分重视的项目。钱瑞兴作为上海市足协裁判讲师团的一员,多年来投身于裁判培训工作之中,将多年所学和经验倾囊相授,成为了很多年轻裁判的良师益友。

钱瑞兴发自内心地热爱裁判这份事业,他一直在钻研最好的相关教育方法,筹备培训课件,研究最新版的足球规则,所以他的课堂十分受欢迎。“钱老师为人热情,对于裁判事业投入了毕生心血。听钱老师的课,内容详实,风趣幽默,令人受益匪浅。”这是后辈们对于钱瑞兴的共同印象。

钱瑞兴不仅在裁判培训课堂上尽心尽力,业余时间也常常投入在裁判工作中。每个周末他都会驱车前往各类赛事的现场,现场观摩后辈们的执裁,并和他们探讨比赛中的种种细节。对于年轻裁判们而言,有钱瑞兴在场边监督,内心也多了一份底气。

钱瑞兴的车上就像一个百宝箱,各种各样的裁判装备应有尽有。有谁忘带了,都可以在他这里借到。此外,钱瑞兴将教学培训所需要的所有器材都放进车内,以便随时取用。在他看来,裁判培训绝不是坐在教室中讲解规则那样简单,而是要在绿茵场上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才能培养出优秀的足球裁判员。

钱瑞兴当年和同辈们一样,从三级裁判员到国家级裁判员往往要花费十几年的时间,但如今这一过程只需要三到五年就能完成。这其中,浓缩了上海裁判培训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总结,而钱瑞兴功不可没。也正因为如此,他的突然离去令所有人扼腕叹息。作为并肩作战过的同辈,老友田远东比钱瑞兴大几岁,且两人的生日只差一天,于是经常在一起过生日。田远东感慨,钱瑞兴的离去对于上海裁判界是不小的损失。

“我们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钱瑞兴琢磨得最多的事,就是如何做好裁判培训。一名年轻裁判,什么阶段该该学什么、该做什么,他都十分清楚。”田远东说,“他作为上海市足协裁判培训班的一名讲师,所思考的事不仅仅是如何上好课,培养、选材、考试、录取,这一系列的工作他都尽心尽力,只为了培养出最优秀的裁判人才。”

正是有钱瑞兴这样的优秀讲师存在,上海的裁判员培训工作在全国遥遥领先,培养出来的年轻裁判员不仅数量多,水平也很高。目前,上海拥有五名国际级裁判,数量排名全国各省市第一,国家级裁判员更是数不胜数。那些活跃在中超、中甲赛场的裁判员,大多都曾接受过钱瑞兴的谆谆教诲。

“我们从钱老师身上收获最多的,是他对于裁判员事业所投入的热情。这份热情激发着我们在裁判事业中不断坚持,砥砺前行。”一名国际级裁判说道,“很多比赛都是在周末进行,裁判员都是放弃了休息时间过来工作的。每次我们去吹比赛,都能看到钱老师的身影,他真正做到了全身心投入,这种精神值得所有裁判员学习。”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