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要珍惜现在的平台”
第A03版:申花 2022-06-24
金贵总结·内忧外患下申花稳住了心态

“要珍惜现在的平台”

李冰

“第一阶段 半程小结”

实力or运气

对话·吴金贵

用吴金贵自己的话说,就是“这两天一直在正常备战,跟之前没什么两样。”但是在外界看来,中超联赛前5场比赛4胜1平保持不败的申花队,不但创下了队史中超最佳开局,在队中仅有巴索戈一名外援可用的情况下,已经初步展现出了争冠的潜质,或者说,已经具备了向联赛冠军发起冲击的能力。

而仅仅在一个月前,这支“老的老、小的小”的被国际足联处以“禁止引援”的上海球队的身上,还贴着一张“保级”的标签。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冰

攻防速度

“先得会跑,再提速”

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来形容这个赛季开始前的申花队,一点都不为过。今年3月初,刚刚重新集中的申花队,便遭遇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球队从3月7日起,在康桥基地进行为期两周的封闭集训。随着疫情的发展,封闭集训的时间延长到了三周,紧接着又是浦东新区和四天后全上海市的静态管理。

“对我们来讲,这样的情况也是第一次遇到。”回想起过去的这两三个月,吴金贵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容易”。“俱乐部这边不容易,从吴(晓辉)总到周(军)总,还有所有的工作人员,球队从上到下这么多人的安全健康问题,包括日常的生活,他们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照顾到。从队员来讲,他们在那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处于封闭状态,家里的事情也都顾不上,心理方面同样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的压力也会直接体现在训练当中,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

如果说疫情带来的是“内忧”的话,国际足联一纸处罚决定引发的,则是“外患”,因为按照规定,在官司纠纷处理结束之前,申花队不但不能引进新的外援,甚至连已经跟队训练了两个月、就差完成注册手续的石笑天和李松益也失去了代表申花队出战的资格。

更让人担心的是,内忧外患之下的申花队的身上,还背着一枚“欠薪”的“不定时炸弹”,而且在外界不少人看来,这枚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引爆的“炸弹”,会让申花队的战斗力大打折扣。“包括身边的人,确实都问过我,说‘吴指导申花队接下来怎么办’,我的回答也很简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有些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比如调整队员的心态。“无论是俱乐部还是教练组,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跟队员们交流,调整好他们的心态,让大家珍惜在申花队这个平台上参加中超的机会。(中超)联赛也好,申花也好,暂时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作为这艘大船上的一员,与其在那里抱怨,不如选择同舟共济,通过自身的努力,争取给整个足球环境带来一些改变。”

过去的两个赛季,中超版图可谓是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先是2020赛季中超联赛冠军江苏苏宁队停止运营,曾经一度风光无限的天津天海队也宣告解散。到了2022年,历经25年风雨的重庆两江竞技队,倒在了距离新赛季中超联赛开打还有10天的那一刻。“有些东西,是你能够掌控的,比如把训练抓好,把状态调整好,把个人能力提升上去,那么你就应该尽全力去做到最好;有些东西,不是你能决定的,比如说整个的大环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首先要把你能做的做好,我们每个人一起努力,先把申花队的小环境搞好。”

稳住了心态的申花队员三军用命,这才有了接连战胜广州队和上海海港队这样之前几个赛季球迷“想都不敢想”的表现和成绩。

从再度执掌申花队教鞭的第一堂训练课开始,吴金贵便给所有队员提出了一个要求:快。

因为连续引进了包括曾诚、冯潇霆和赵明剑等“30+”球员,尽管这些队员都是现役或者原国脚,能力和实力也早就在中超赛场上得到过验证,但申花队依然成了不少人眼中的“养老队”,依靠丰富的比赛经验控制比赛和对手的同时,“慢”似乎也成了这支球队的招牌。

“对球队而言,球员的年龄和名气大小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在战术体系当中能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不管对老将还是新人,吴金贵都提出了同样的要求:“首先是跑起来,然后是会跑,在这个基础上,再来解决怎么快的问题。”

过去的两个赛季,受球员自身特点以及打法的制约,即便是在一向以严厉著称的韩国老帅崔康熙麾下,申花队的整体跑动都只能算是中超下游,而缺少跑动和接应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更多的横传和回传球,进攻更多地依靠后场向前的高空球,这也是被球迷诟病最多的地方。

因为“慢”造成的节奏上的拖沓,在吴金贵看来,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是非常致命的。“我们看来了很多之前的比赛录像,发现很多失分都出现在由攻转守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反击的速度,还是整体向前的推进,对手都比我们更快。”

在解决身体上的“慢”之前,吴金贵首先要解决的,是队员脑子里的“慢”。“职业足球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其实已经没有严格的前后场位置上的限制了,任何一个位置,包括守门员,都可以成为一次进攻的发起点,所以在防守的时候,必须要养成更好的习惯和意识,同时对于球员在上场的位置要求也会更高。反过来,进攻时也同样如此,球在左边后场的时候,右路的队员就要有意识地去选择位置,而不是等球发展到这边之后再去接应。”

带队训练比赛的同时,吴金贵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欧洲足球的关注,无论是这个赛季刚刚举起欧冠冠军奖杯的皇家马德里,还是在英超厮杀到最后一刻的曼城和利物浦,他都在寻找着一些申花队可以学习和借鉴的东西。“可能一开始我们球员的能力达不到要求,执行起来很困难,效果也不是太好,比如说只学到了10%或者20%,但是没关系,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这些就放弃对更先进的技战术打法的追求,那样的话,你连这个10%的进步都没有了。”

虽然跟吴金贵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在第一循环的五场比赛中,申花队已经展现出了一些明显的变化:第二轮的上海德比战中,申花的两粒进球,从抢断到最后破门,都只用了12秒。第五轮对阵武汉长江队,申花队从曹斌贝定拿球向前推进到柏佳骏左路传中,再到朱建荣倒钩射门得分,整个过程更是只用了6秒钟的时间,在对手禁区内有八名防守队员的情况下,依靠“进攻四人组(曹斌贝定+汪海健+柏佳骏+朱建荣)”的以快打慢,将皮球送进了大门。

“我一直想给申花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一个是快速向前,一个是阵型上要有变化。”在吴金贵看来,现在的申花队之所以能快起来,跟队员们在场上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每个球员要清楚自己场上的职责,明确任务目标,大家执行得很好;无论从跑动距离还是战术要求,队员们都做得很好。”

新老结合

“每个人都要有危机感”

不可否认的是,申花队能“快”起来,跟越来越多的年轻队员获得上场机会甚至进入主力阵容,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

在确定出任2022赛季主教练之前,吴金贵就已经跟申花俱乐部高层达成了一致。“在充分发挥老队员经验和作用的同时,全力培养年轻队员,只有这样,申花队才会有更好的前景和未来。”

第一循环前五场比赛,22岁的朱辰杰全部获得首发,跟他同龄的汪海健四次首发一次替补,上场时间达到了290分钟,蒋圣龙和周俊辰各有三场和两场出场记录。门将位置上,24岁的马镇在曾诚受伤之后坐稳了主力位置,五场比赛只丢了两个球,三次完成了对对手的“零封”。

在吴金贵的战术体系当中,23岁的刘若钒同样是一枚相当重要的“棋子”,尤其是在眼下只有巴索戈一名外援的情况下。“我这几年一直都关注着年轻队员的表现,俱乐部之前通过外租的方式帮助他们在实战中锻炼和提高,今年我们肯定会给年轻队员们更多的比赛机会。”为了帮助刘若钒、蒋圣龙和周俊辰这些年轻队员尽快熟悉和适应申花以及中超联赛的氛围和打法,吴金贵特意为他们安排了“私教”,由专门的助理教练对他们进行“人盯人”。“这个年龄的球员跨过来也就上去了,这个时候滑下去,后面想再上来就很难了。”

“我一直在跟年轻队员说,跟老队员相比,你们在年龄上有优势,但是在经验和能力上有差距;同样的道理,跟比你们更年轻的小队员相比,你的年龄优势没了,经验和能力上面,如果你做不到比他们更强,那么你就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所以越是在这个时候,你越要有危机感,因为机会是靠训练和表现‘抢’来的,不是坐在那里等来的。”

球队年轻化的同时,吴金贵同样重视激发老队员的“年轻化”。“30岁左右对一名职业球员是非常好的阶段,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斗志和拼劲,失去了对胜利和荣誉的追求,觉得随便踢踢都比别人踢得好,都能踢上主力,这肯定不行。”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危机感”和“饥饿感”,今年联赛开始后,不但曹赟定和吴曦这些老将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此前两个赛季一直没能在联赛中进球的杨旭也“铁树开花”,在与海港队的比赛中打破进球荒,柏佳骏和李运秋也状态回暖,成为球队主力阵容中的重要一员。“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每一个队员的潜能,联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个人都能为申花做出贡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