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水平 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通知》,引导支持体校、体育俱乐部等专业力量进入校园开展课后体育服务,促进“双减”政策落到实处,通过多方聚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实上,在上海市,通过各项措施提升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已早有先例。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体育教师力量有限
引导社会机构助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整合体育系统和教育系统优势资源,支持学校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通知》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要求。
其中,第一条提到,要坚持挖潜创新,不断丰富学校体育课后服务内容。体育课作为校园体育的基础,上海之前曾提出过“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兴趣化”的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同时,为了解决学校体育教师力量有限的问题,积极吸纳社会培训机构参与校园体育课程。
在此基础上,这次的《通知》中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确各地各校要将体育类活动课程作为课后服务基本的、必备的形式之一。在上海,不少学校依托体育俱乐部的形式,开展体育类活动课程,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在《通知》中,第二条内容其实与第一条一脉相承。如何统筹整合资源,推动专业力量参与体育课后服务?上海的答案则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通过切实发挥体校专业引领作用,鼓励体校教练员改变原有的集中式训练,改为走进校园,让更多的青少年有机会参与体育训练;一方面加强兼职教练员队伍建设,通过联合各单项体育协会,开展草根教练员培训,扩大教练员队伍建设。同时,为了促进体育俱乐部良性发展,近年上海市体育局还推出了星级俱乐部评选等举措,帮助搭建平台,规范体育俱乐部运行。
其实,周末、寒暑假期也是青少年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时间节点。2019年,上海市体育局以市场培育、社会参与为核心,通过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上海市青少年体育冬夏令营、周末营,为大量的上海青少年提供了课外参与体育锻炼的机会。目前,已形成健全的第三方监管机制,坚持以公益性的原则推广青少年体育普及。
校内体育场地不足
借助校外设施补短
《通知》中除了对体育教学力量、体育课后服务等软件如何提升给出了实施建议,同时也将目光聚焦到了校园体育的“硬件”上,提出要扩大场地供给,为学生课余锻炼创造良好条件。
校园场地有其局限性,特别是城市中学校体育场地更是收到城市规划的影响,很难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而上海作为特大城市,地价高昂、市中心学校面积较小等问题更是突出。
在校内体育场地不足的情况下,借助校外设施补足短板,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式。例如在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由于地处黄浦区,学校操场本身不大,校舍也难以改建室内体育场馆。学校就采取借用公共体育场馆的方式,让“小操场”,变成“大操场”。在学校不远处的卢湾体育中心里,就开设了多个学校的体育兴趣班,每个班级对应一个项目进行“兴趣化”普及,然后在让学生根据兴趣选课。
同时,学校也和卢湾体育中心内的保龄球馆达成了合作,学生也可以选择到保龄球馆学习保龄球。
与之相似的是奉贤区的乐派特马术俱乐部,在以往的学期中,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数批来自各所学校的学生前来,借助俱乐部的场地和师资进行马术启蒙活动。
无论是吸引社会力量、还是扩大场地供给,《通知》的中心其实还是围绕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以上海武宁路小学的数据为例,通过体育课程的改革,孩子的视力改善尤为明显:2019年4月的孩子视力检查数据显示,孩子近视率较2018年10月大幅下降近17.6%,近视恢复率达20.56%,2019年11月的视力检查数据显示,孩子近视率进一步下降近3%。
相信随着《通知》的逐步推进,这些数据还将进一步取得喜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