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2月01日 星期六
“看不出申花在欠薪”
第A05版:申花 2022-07-18
内行看门道·艰难转折中赢得各方的赞誉

“看不出申花在欠薪”

丁梦婕

“第一阶段总结·旁观者清”

优势or短板

对话·王赟·郑科伟·陶金

在中超联赛第一阶段中,申花队的表现让人全然忘记这是一支正处于困难中的球队,比如欠薪的困境、引援的受限、长期的封闭,这是三名申花梯队教练王赟、郑科伟和陶金不约而同提到的。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丁梦婕

曹赟定的发挥决定了申花的上限

王赟@点评

现在各方对申花前10轮的表现都是很满意的,其中有惊喜的成分。要知道,本赛季前球队的定位比较低,因为牵扯到很多问题,原本的引援被限制了,一开始没外援,后来巴索戈和博拉尼奥斯回来了,但和其他球队比起来还是捉襟见肘的。基于这些情况,即使你再喜欢这支球队,你对它的希望也不会特别高。但从比赛进程来看,大家很意外地看到,申花是越踢越好的。

我也挺感动的,他们从3月7日开始,本来是未雨绸缪,为了避免疫情的影响开始封闭的,结果一封就封了四个月,真的很难熬,如今比赛中的这种战斗力真的很不容易。我还看到有消息说,球队从2021年开始就欠薪了,但从比赛内容来看,你没有感觉到这是一支被欠薪的队伍,我觉得这就是底蕴。我相信,不管是上海籍还是非上海籍的球员,对申花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就算不在上海长大的球员,小时候肯定也看申花比赛的,毕竟申花是最早成立的球队之一,是耳熟能详的名字。所以不管场下有什么样的情况,他们只要穿上这件球衣,那种荣誉感就是无法比拟的。

技战术层面上,今年我们是U 23球员使用比较多的球队,而且这些年轻球员是真正发挥了主力作用的,不像其他球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只能使用年轻球员,而不是他们的能力到了。我想到我们的温家宝伤好了,以后如果能上场,我们就拥有整条后防线的年轻球员了,王毅和马镇都是刚刚24岁,朱辰杰、蒋圣龙和温家宝都是23岁。

中前场的汪海健、刘若钒表现也越来越稳定了,替补席上还有周俊辰、孙沁涵。还有几个2001年的(朱越、何龙海),因为要去国外,所以这段时间踢得比较少。其实除了五个要去克罗地亚打比赛的球员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好苗子的,比如之前在国青名单里的费尔南多、齐龙等。我们的年轻球员都是具备能力的,和有经验的老队员一结合,就有了这一段的新老交替过渡期,也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

还有一点很重要,申花该拿下的比赛都拿下了,即使出现疲劳或是状态起伏的情况下。比如和广州、河北两回合四场比赛,虽然有时候场面不是很好,对手也有一些机会,但随着比赛密度的加强,队员肯定会疲劳,不可能一直处于很好的技战术状态和心态里面,而最后这种该拿分的比赛也都赢了。包括和海港、武汉长江都是一胜一平,和武汉三镇的1分拿得也很不容易,那场2比4虽然输了,但是士气上没有输,信心上也是有收获的。

至于表现出色的队员,其实球队成绩好,和所有人的付出都息息相关,但从数据上来看,两个人肯定是突出的,曹赟定和朱建荣。别人如果要掐住申花,曹赟定就是对手第一个要掐住的点,他的发挥决定了申花的上限,但他这个点一旦被重点盯防,再加上连续比赛状态下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水平,这就需要其他队员的帮忙,如果其他两三个进攻点都打开了,那他就能更好地发挥出来。

朱建荣是我们这种进攻型、喜欢传球的队员喜欢的类型。我和他配合过,他真的很全面,脚下、头球、背身拿球都擅长,而且他踢球很聪明,跑位那一下是我们传球手最喜欢的,选择的时机非常好,他能得分是有原因的,绝不是碰运气。但朱建荣最大的问题是体能状况,如果体能好一点,就是国家队水平。

由于朱建荣比较突出,后面阶段的对手肯定会很重视这个点,那就需要更多队员站出来,让申花的得分点更多。而且申花成绩比较好,也肯定会在之后受到对手的重点关注,如果想要稳定发挥,就需要更多不同特点的队员发挥作用。希望巴索戈、博拉尼奥斯状态能更好,也希望其他传球手、中场的球员能替曹赟定分担更多。

有纪律+肯执行,“无球战术”更多了

郑科伟@点评

不管是俱乐部还是我们,对申花前10轮的表现都是满意的。

从精神面貌来说,老队员、年轻队员,还有外援巴索戈等,每个人的拼搏程度、求胜欲望非常充足,甚至让外界感觉不到球队存在欠薪的现实困扰。

从技战术层面来说,我们现在的阵容是老中青的结合,外加一个半外援,整体配置和第一阶段同小组的武汉三镇、上海海港相比不算强。但在技战术上,我们有自己的要求和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无球战术”更多了。

我也听到很多球迷说,申花踢得快了,现在的球比以前好看了。无非就是人跑得快了,球也跑得快了,这种“无球战术”执行得非常棒。每个人都愿意不惜体力地参与进攻和防守,在无球的时候,大家保持紧密队形,在对方半场试图夺回球权。场上的无球跑动多了,横传球更少了,更多的是快速直传球,整体节奏就变快了。实际上这种打法和大连人现在的网红“压着打”战术是差不多的概念。

在防守方面,我们前10轮丢了10个球,其中4个来自和三镇的第二回合,单场丢得多了一些,但其他场次的防守是比以前做得好的。防守能体现出很多东西,因为进攻的时候,可能只需要一两个球员就能搅动对方的整条后防,而防守更考验整支球队的纪律性,你必须做到移动到位,哪怕很疲劳的时候。所以,我们透过防守可以看到申花很强的纪律性、执行力以及对比赛的专注度、投入程度。

第一阶段表现比较突出的是曹赟定。他的技术毋庸置疑,一直都是在线的,但今年他最大的进步是情绪管理能力提升了很多,所以对比赛的专注度也提高了。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他和队友也好、和对手也好,就相视一笑,然后继续踢比赛。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他队长袖标一戴,身上的责任感提升了,就更顾全大局了,从态度上和技术上都发挥出了老队员的作用。

经过前10轮,我们的技战术肯定会被对手掌握,所以需要准备更多的招数,针对不同的对手,战术要灵活多样。球队在间歇期里还有很重要的任务,就是伤病、体能的恢复以及队员们长期封闭后心理的恢复。长期封闭导致心理产生疲劳后,身体也会更疲劳,所以从身体到心理的恢复都很重要。

未来我最希望看到的是更多年轻球员可以上场,不仅仅是汪海健、王毅、刘若钒、蒋圣龙、朱辰杰。希望更多的年轻队员能在球队需要的时候站出来,顶住重要场次的压力,完成蜕变,挑起大梁。同时也希望他们帮老队员分担一下,比如进攻中帮曹赟定分担一下任务。

申花是在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

陶金@点评

赛季前,基本上所有人都认为海港、三镇是小组最强的,我们和武汉长江是中游水平,但这个阶段打下来以后,我们仅次于武汉三镇。从旁观者角度来看,这份成绩单是高出预期的。

吴指导最大的变化是用了很多不同的战术,这也是因为人员情况让他有了战术变化的资本,敢于去尝试不同的想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和武汉三镇的第一回合,吴导先用一批比赛少的球员和对手搏体能,再用全主力去拼,收到的效果不错。此外,我们和海港两回合拿到1胜1平,是近几年来最好的德比成绩了,这也是让我印象深刻的方面。

此后我们会碰到更强的对手。和武汉三镇的第二回合,我们下半场差点崩盘,队员很有心气想要把比分追回来,朱建荣也很积极,但在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我们尤其要注意怎么能够顶住,此后就要在这方面多加考虑。而在遇到实力相对较弱的队时,我们要继续积极拿分。

第一阶段发挥比较好的就是朱辰杰,是最稳定的球员之一,虽然后两场有些失误,但也正常,他已经很老到了,在这个年纪能踢出这个水平已经很厉害了。汪海健总体来说发挥得中规中矩,不怯场,也有出彩的表现,他在攻守方面已经很平衡了,希望能做得更多、更好。其他年轻人要再加把劲,比如刘若钒,受伤病影响,他出场其实并不多,此后看看怎么打破瓶颈,提高进攻效率。

还有王毅,希望能在进攻端有更出色的表现。马镇一开始表现不错,后来可能因疲劳造成精力分散,在出击时机上要好好调整一下。希望之后看到年轻球员的进步。

至于曹赟定,他就是被当成外援在用了。他训练好、比赛好、向前意识好、效率也好,希望能继续带领球队往好的方向走。很多球迷不知道球队的真实情况,其实有的球队,没人也没钱,士气低落,成绩也会很差,但是申花没有只向钱看,越是在困难的时候,大家越是想让外界看到那种精神。我理解曹赟定说的,不能让申花毁在自己手里,他也想好好维护这块牌子。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