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今天上午,2022年田径世锦赛在美国尤金结束了最后几个项目的角逐,迎来收官时刻。本届世锦赛是中国田径队在巴黎奥运周期里第一次集体性的国际亮相,从结果来看,在经过有惊喜、有突破、有宽慰也有期待的10个比赛日后,人们对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无疑是更有期待了。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从男子跳远的王嘉男,到女子铁饼的冯彬,中国田径队在本届世锦赛上收获的不仅是金牌,更有历史性突破。而就在昨天,这份喜迎突破的成就榜单上又新添上了一位运动员的名字,他就是刚以一枚世锦赛铜牌为自己、为中国男子三级跳远项目正名的朱亚明。
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的决赛场,看似波澜不惊,最后站上领奖台的还是去年东京奥运会上的那三人,只是亚军和季军对换了座次。然而,对28岁的朱亚明来说,从东京奥运会的银牌到本届世锦赛的铜牌,他这一年却是过得有起伏、有迷茫,同时也有突破。
“之前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东京奥运会上拿到银牌并不开心,我觉得不够完美。这一年我成长了很多,拿到铜牌很开心,很享受这个过程。”凭借在决赛第二跳中跃出的17.31米,朱亚明获得该项目的世锦赛铜牌。排在他前面的分别是拥有绝对优势的东京奥运会冠军皮查多(17.95米,葡萄牙选手)和东京奥运会季军赞戈(17.55米,布基纳法索选手)。
朱亚明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曾试图去冲击个人最好成绩(17.57米),但在一些现场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这个想法没有实现。“发挥并不太好,风速影响了助跑的速度和方向,在助跑上浪费了太多的能量,没有一次助跑是顺畅的。”
在去年东京奥运会上实现银牌突破后,朱亚明曾说,自己最高兴的就是以后应该不愁没有比赛可参加了。然而在过去的这一年里,他的竞技状态、健康状况和心理并没有稳中走高。尤其在今年5月进入到参加国际赛的阶段后,更让他感到艰难。“很长时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好几次比赛只能跳16米多,只有一场比赛超过了17米,并且有不愿比赛、抗拒比赛的感觉。”幸而,在教练、团队和他自己的努力下,这股颓势在本届世锦赛前被及时止住了。
在昨天的看台上,有一位特殊的观众,他就是朱亚明的好友、前几天刚在男子跳远项目上为中国赢下世锦赛历史首金的王嘉男。
无论是好友的跳远金牌,还是自己的三级跳远铜牌,在朱亚明看来,这都是中国田径跳跃类项目正崛起的证明。“中国跳跃项目这次拿了两块奖牌,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我觉得未来大赛获得金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我相信,以后中国跳跃会越来越好,中国田径也会越来越好。”
“老大哥”资历浅
专项练六年就成奥运亚军
根据世界田径(World Athletics)的官方数据,今年已有成绩在案的中国男子三级跳远选手人数为12人,出生于1994年的朱亚明是他们中最年长的一位。虽能称一句队内“老大哥”,但朱亚明的专项启蒙却比很多人都要晚。
去年东京,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朱亚明不仅在决赛中跳出个人最佳的17.57米,还以此斩获一枚奥运银牌。彼时,距离他开始三级跳远专项训练,其实才过去了六年。与不少优秀运动员是在获得好成绩后才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不同,朱亚明却是在19岁考入沈阳体育学院后才在田径赛场上渐渐发光,继而被引入到专业队。
朱亚明的家乡是内蒙古呼伦贝尔,他自小就爱跑爱动,拥有不错的弹跳能力。在考入沈阳体育学院后,朱亚明第一次参加校运会就以15.38米刷新了男子三级跳远的校纪录。2015年,他进入辽宁田径队试训,师从徐东文教练——那才是他接受三级跳远专项训练的起点。徐东文教练曾非常直接地夸朱亚明是这个项目上的天才,因为在开始专项训练的10个月后,朱亚明已能跳出16.97米。“我当运动员时练了八年才达到的成绩,他用10个月就做到了,绝对是个天才。”
2017年天津全运会,朱亚明在决赛中跳出了与里约奥运会季军董斌一样的17.23米,刷新了自己当时的最好成绩,但在并列后比拼其他几跳时(按第二好的成绩来角逐冠亚军),朱亚明略逊一筹,结果获得全运会亚军。去年东京奥运会,他在决赛中两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先后跳出17.41米和17.57米),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同时,朱亚明也将中国选手在男子三级跳远项目上的奥运历史最好表现从季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董斌)提升到了亚军。
世锦赛上这一跃,让人等了13年
中国男子三级跳远,它在田径世锦赛上的“候场”时间比奥运舞台更久。2016年里约,董斌成为第一位站上该项目奥运领奖台(铜牌)的中国运动员,而在昨天跳出成功一跃的朱亚明之前,从进入世锦赛成绩前六到终于获得奖牌(铜牌),这当中却是经历了13年的“候场”。
2009年8月,第12届田径世锦赛在德国柏林举行,当时中国男子三级跳远的代表人物李延熙以17.23米获得第六名——这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在该项目中跻身世锦赛前八名。实现突破后,再接再厉还远吗?实际上,现实给出的答案还真有些遥远,直到本次去美国尤金参赛,朱亚明才以一枚铜牌刷新了中国男子三级跳远世锦赛历史最佳表现的这一纪录。
在田径世锦赛的舞台上,在这“候场”的13年里,曾有不少中国选手尝试“起飞”。在2009年柏林李延熙取得成绩前六的突破后,观众们在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决赛中见到中国运动员的机会变多了。2013年莫斯科世锦赛,后来成为里约奥运会季军的董斌获得第九名;2015年北京世锦赛,吴瑞庭的名次也是第九名;2019年多哈世锦赛,吴瑞庭、方耀庆两人跻身决赛,最后以第九名和第十名完赛。
按照中国田径队的原计划,这回应该有三名运动员出现在尤金世锦赛男子三级跳远的赛场上,他们分别是朱亚明、吴瑞庭和方耀庆。朱亚明是东京奥运会该项目的银牌得主,吴瑞庭是去年全运会的冠军,方耀庆的本赛季最好成绩为16.93米,如果都能有较正常发挥,则三将相会决赛也是有可能发生的场面。但在意外退赛因素的作用下,最后只有朱亚明按计划参加了预赛,而他也继东京奥运会后再现爆发状态,以一枚世锦赛铜牌为自己、为中国男子三级跳远项目正名。
“中国跳跃项目这次拿了两块奖牌,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我觉得未来大赛获得金牌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这条路并不容易,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路上有惊喜,巴黎更可期
竞技体育总是少不了比较。与上届多哈田径世锦赛相比,中国队在总体成绩上略有逊色,但男子跳远王嘉男和女子铁饼冯彬的两枚金牌却是突破中带来惊喜。同样的,朱亚明在男子三级跳远中获得的铜牌也是亮点。不过,在眺望两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时,除了聚焦种子选手外,新人的“厚度”同样值得关注。
在这次出征尤金前,中国田径队开宗明义,将“锻炼新人”一项早早地提了出来。从2020年至今,受疫情影响,包括中国田径队在内的众多“国字号”运动队其实都遇到了一个非常规问题:在国际参赛机会较以往少的情况下,年轻选手尽管可以埋头苦练,但在大赛经验这一项上却有了短板。而本届世锦赛就成为了他们在开启新奥运周期的重要一站。
以24岁的上海女子铅球选手宋佳媛为例,从2020年至今,她的国际赛经历仅有去年的东京奥运会和这回的尤金世锦赛。曾在今年6月于国内投出过20.38米的宋佳媛,她之所以在尤金仅止步第六名,大赛经验少是必然要被点到的一项。而在2019年,当时还是绝对新人身份的她,国际赛经历也有四场。
本次出征世锦赛的队伍,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6岁,较去年东京奥运会时的参赛阵容年轻了两岁。其中相当一部分新人,他们都有着与宋佳媛相同的大赛经验少的短板。比如,在男子100米赛道上,21岁的陈冠峰在去年曾跑出10.06秒的个人最好成绩,成绩仅次于苏炳添、谢震业和张培萌,但在这回男子4×100米接力的最后一棒,大赛经验少还是影响了他的发挥。
另外,还有女子撑杆跳赛场上的牛春格,男子跳远的石雨豪,女子竞走的马振霞……一批新人正待从更多的大赛磨砺中发荣滋长,而本届世锦赛就是他们重要的新周期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