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有实力别心急 最耀眼的“男一号” 女足又一次引领足球 时代终结也是新开始 冲突成“主菜”?
第A02版:专栏 2022-09-19

女足又一次引领足球

葛爱平

葛爱平

40年前,当中国足球队离世界杯大门只有一个球的距离时,我们的足球场上还从来没有看到女人踢球。但最终,中国女足比她们的男同胞更早地进入世界杯。

20多年前,当中国的男足球员在欧洲五大和N大联赛上登场时,女足在女超联赛场上,面对着无人的看台。

今天,当欧洲五大联赛中找不到中国的男选手时,却有许多中国女足选手争相奔赴欧美。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10名女足球员留洋欧美,其中上海球员占了一半。

她们去的可不是一般的球会,而是法国大巴黎,英超和美国大联盟,妥妥的欧美一线俱乐部。

中国女足有过辛酸的过去。那时候,国内对足球的热情都贡献给了男足,中超火热滚烫,而女足却无人问津,即使世界杯和奥运会的辉煌成绩,也只能带来一时的快感,很快又恢复到冷清。

如今女足境况当然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据说球员总体收入已经大大提高,给女足运动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再看看球员。当中超温暖之床舒适无比时,没有球员想出去,已经出去的也争相回来。武磊是独特的存在,他要圆的是儿时的梦,但更多中超球员的儿时梦,都被温床融化了。

如今,在留洋领域曾经落后的女足,再一次超越了她们的男同行。而这一次超越,我以为非常的不容易。

从收入讲,留洋已经不是主要吸引力了,足球本身成了最重要的动力。她们奔赴欧美,很快融入球队,有的已经首发,并且进了球。这个速度,对于中国足坛来说,绝对可以说是“5G”了。

职业足球,市场经济,凭本事拿钱论身价,这个没有错。问题是,价值的标准应该是业内基本统一的。因此,过去中超异高的价值,是用泡沫堆起来的,不可能持久。

同样,女足过去的“低成本”也是不符合价值规律的,看一下留洋球员很快就出场并进了球,便知道这一切,本来就应该是属于她们的。

而这些女足球员更应该获得尊敬的是,她们不甘于现在的女超,而是勇敢地向外去接受挑战,这更是一种接受磨练的勇气。如果她们成功了,对于中国女足整体的水准而言,无疑是一种有力的推动。

仅此而言,就应该给她们一个大大的赞。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