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8日 星期一
这家俱乐部让雏鹰从校园起飞 陶璐娜回母校分享成长故事
第A10版:青少年体育 2022-09-19
从市运会第五到奥运会冠军

陶璐娜回母校分享成长故事

丁荣

陶璐娜回到母校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

重回老城厢,走进母校,戴上红领巾,奥运冠军陶璐娜分享了她从弄堂运动小达人到射击奥运冠军的传奇故事。9月7日,悉尼奥运会女子10米气手枪冠军、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射击射箭运动中心主任陶璐娜回到母校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指导业余训练,分享成长经历,激励青少年射击运动员取得进步。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从样样会到专注射击

起步晚却能厚积薄发

和男孩子一起打弹子、拍香烟牌子、长跑,自学游泳、自行车、溜冰,陶璐娜小时候十分活泼好动,是当时南市区老弄堂里有名的运动小达人。

上世纪80年代的明德中学(上海市光明初级中学前身)在体操房边上竖起两个木框子,就是当时简易的射击靶场了。陶璐娜的射击生涯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当时学校开展射击兴趣小组,同桌对陶璐娜说:“我们一起去练练看吧。”当时陶璐娜觉得射击很好玩,二话不说就答应了。没想到这一练就练出了名堂,陶璐娜展现出过人的射击天赋。

很快陶璐娜就被当时南市区军体校的射击教练翁绍信选中,进入南市区射击队进行业余训练。相比从小就开始练射击的队友,陶璐娜属于练得比较晚的,一开始成绩并不突出。尽管如此,翁绍信却牢牢瞄准了陶璐娜就是一块“宝”。

有段时间,陶璐娜因为得了甲肝在家养病,没到少体校训练。这可把翁绍信给急坏了,他专门找到了陶璐娜的家里,“你怎么不来练了?”看到躺在病床上的陶璐娜,和她父母进行了一番交流后,翁绍信勉励陶璐娜:“射击靶场等着你呢!好了赶快来训练!”

升到高一年级时,陶璐娜参加了上海市运动会。比赛回来后,班主任问她拿到了第几名,陶璐娜回答:“第五名。”“啊?才第五名啊!”同班同学里有冠军,也有亚军,尽管觉得自己第五名有点可惜,但陶璐娜一直没觉得自己差。通过在体校的磨练,陶璐娜在1992年进上海射击队,1995年被许海峰挑中调入国家射击队。

练蹦极训练心理素质

揭秘奥运夺冠的淡定

于射击运动来说,有过人的天赋和千锤百炼的技术,如果临场不能发挥出来,那几乎等于零。为了锻炼心理素质,在参加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陶璐娜专门到当时的八万人体育馆尝试跳蹦极。在教练和队友的推动下,陶璐娜一跃而下,经历了恐慌、害怕,再到最后的淡定。尝试蹦极后,即将参加奥运会的陶璐娜有了心理暗示:不论最后成绩如何,我都要感受一下参加奥运会决赛的心跳和紧张感。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决赛,虽然每一枪结束后裁判员都会报靶数和此时名次,但陶璐娜却都没有听见,她只是专注于每一枪的技术动作,专注于自己。直到打完最后一枪,陶璐娜依然不知道自己的成绩和排名。这一刻,她回头看了看教练,许海峰对着她举起了手,做出了一个“1”的手势。

回忆起那一刻,陶璐娜揭秘了当时的心情:“当时一下子就感觉很幸福,但射击运动员在比赛时一直是处于平稳的状态,没办法让自己亢奋,所以我当时没有像其他运动员一样叫出来,喊出来,释放自己,给大家感觉就是沉稳、淡定地拿了冠军。”

能看训也能开一天会

射击练就从容大心脏

“小时候的我做完作业就出去玩,父母叫了才回家吃饭,吃完饭还要看电视,是静不下来孩子。现在我既可以看一天的训练,也可以开一天会,做任何事情都能定下心来。”回顾自己的射击生涯,陶璐娜坦言射击让她变得更沉稳、冷静、耐心和专注。

从儿时的市运会参赛者到如今的市运会办赛者,陶璐娜希望用自己的故事激励所有参赛运动员能够通过比赛收获成长。她认为,青少年参加市运会,收获的成长比成功更重要。“陶璐娜当年参加市运会也才第五名啊!所以如果在市运会没比好,也不要灰心和气馁,要积极思考,找到问题点,解决问题。如果在市运会拿到了好成绩,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多总结成功的经验。希望大家记住一句话:失败的时候要学会找自身的亮点,成功的时候要学会找自身的不足,要总结好,以利再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