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两张罚单 水庆霞的新难题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圈养还是散养 难堪的男盛女衰
第A02版:专栏 2022-11-07

圈养还是散养

葛爱平

葛爱平

中国足球喜欢集训,集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中国足协成立的第一天。

那时候,中国足协从足球运动发展比较好的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地抽调一批球员组成国家队去匈牙利集训了几个月。彼时匈牙利在世界杯赛上大放光彩,中国队在那里集训回来,如同猛虎下山,变了一批人。

其实,说变化很大,也只是在理念和足球技战术的运用上有了进步,球员的底子不可能有太大变化。那时的一批球员,其水平在当时亚洲有着极高的声望,其地位远高于现在,只可惜那时中国足协还在国际足联之外,否则打入世界杯早就可以实现了。

自那之后,国足的长期集训便不可动摇,并视为必须,甚至高丰文的国青队在世界青年足球比赛中表现出色,回国后有股强大的声音要求这支队伍保留下来,再其后朱广沪率领的健力宝队在巴西训练五年后也有模有样,同样有声音希望队伍保留下来。

这些都是“计划足球”时代的产物,因为没有职业联赛,或者职业联赛不完备,球员进国家队长期集训,对于球员所属的球队来说,实力有所减弱,且无经济方面的收益,足协便给有上调球员的球队积分鼓励,球队也就没什么意见了。那个时候国家队队员长期在国家队集训不打联赛的现象太正常不过了。

如今不同了,职业足球再“不职业”,球员与球队之间的关系,也远非专业足球时那么可以若即若离。但长期集训这个思维在中国足球(包括其他项目的运动队),却根深蒂固,其依据是:长时间集训可以让球员熟悉,更适应对付各种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并给这种长期集训加上一个好听的名称:磨合。

经过近30年的职业足球熏陶可以看出,这种磨合,其实也就是低水平的熟练,培养的是流水线上的工人,不可能有创造力。而足球,很多时候就是场上即兴创作,比赛形势瞬息万变,球员的跑位,穿插接应,攻门的方式,千变万化,不可能通过沙盘推演练习出来的。

不久前中国U21国青队在克罗地亚集训84天,打了26场比赛,人困马乏,这样把球员长期圈在一起的集训方式,对于年轻球员的成长未必是最好的,球员心理上和生理上极度疲倦,也不可能会有创造性地发挥。与其这样圈在一起,不如将他们分散放养出去,再聚拢起来,至少重新归队后每个人有新鲜感,上场的兴奋性和表现欲也更强。至于如何“放养”,这是另一个话题,先别说难,重要的是想不想这样去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