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0日 星期二
春暖又花开  舞力无极限 孩子游泳  家长看台助威 欧塞尔青训学院中国分院揭牌 国家级教练张竹君扎根青训
第A10版:青少年体育 2023-04-24
从“退休玩玩”到“二次创业”

国家级教练张竹君扎根青训

丁荣

在市运会赛场指导运动员的张竹君

获得奖牌的乔瑜涵

提到张竹君的名字,在上海击剑界大名鼎鼎,作为一名花剑国家级教练员,她曾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退休后的张竹君来到了杨浦体育馆内的上海马良行体育俱乐部,她从“玩玩”到“二次创业”,成功带领学员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中取得了一系列佳绩。

本报记者 丁荣

从专业队走入俱乐部

换一种方式培养人才

自1984年开始进入虹口击剑学校担任教练以来,张竹君历任主教练、总教练,还在1990年、1991年两次出任国家青年队主教练。她带训的运动员袁力获得过奥运会前八名、世界杯总决赛亚军、击剑世锦赛季军、运动员叶琳获得奥运会前八名、亚洲锦标赛冠军、亚运会冠军。此外,她还带出了齐英慧、陆婷婷、沈玉婷、徐菁等一批全国冠军。

2021年下半年,正式从虹口击剑学校退休的张竹君起初想放下击剑,过退休生活。她收到了多年的好友、原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击剑教练、上海马良行体育俱乐部创始人万惠萍的邀请,请她到俱乐部来看看。张竹君来到俱乐部,看见已经退休的万惠萍亲自上阵带训,穿上护具后,她把自己当作靶子来给孩子们练刺,亲手指导运动员握剑的动作。

忙完训练的万惠萍把自己的创业历程告诉告诉了张竹君。从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退休后,万惠萍依然保持着一颗击剑的初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用社会力量办训的方式为上海培养击剑后备人才。她把眼光放在了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杨浦区,来到杨浦进行创业。她的想法得到了杨浦体育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双方一拍即合。万惠萍的俱乐部成为了为杨浦区合作办训的社会力量,帮助杨浦培养花剑运动人才。同样是退休的教练,张竹君被万惠萍这份敬业精神所感动,答应她有空就来帮忙。

起初,张竹君只想用一种放松的心情来俱乐部“玩玩”,但她发现这里的教练十分认真,作为创始人的万惠萍始终亲力亲为。再加上家长的关注与投入,运动员的孜孜以求,让张竹君重燃了了冠军教练的心。训练中,张竹君身体力行,十分耐心地指导俱乐部学员。训练结束后,她还会面对面与运动员交流,指出训练中还存的薄弱环节,并给孩子和家长共同布置回家训练作业。从最开始的一周来一两次,到如今,张竹君每周至少来俱乐部带训四次,已成为了俱乐部的主力教练。

以身作则拼搏市运会

帮助弟子登上领奖台

自2021年下半年到上海马良行体育俱乐部任教以来,张竹君的主要任务就是与教练团队一起带领孩子训练备战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力争为杨浦区代表团取得佳绩。

带队踏上市运会赛场,张竹君并不“作壁上观”而是“亲自下场”指导运动员参赛。在女子花剑个人比赛中,张竹君的弟子,来自杨浦双语学校的小将乔瑜涵和施懿菲夺得D组女子花剑季军和第四名。其中,乔瑜涵成为了女子花剑D组的最大黑马。在第一场预赛中,她一度5比9落后于对手。关键时刻,张竹君喊了暂停,为乔瑜涵指出了对方的破绽,详细指导她如何进行反击。再次上场的乔瑜涵判若两人,以连胜5剑的“爆发式反击”战胜对手,引起了赛场的一阵轰动。这场比赛也激发了她的自信心,让她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夺得女子花剑个人第三名。在第二天的女子花剑团体比赛,在张竹君的指导下,施懿菲、孙诗涵、乔瑜涵、丁思齐、余辰奕夺得D组女子花剑团体亚军。

在市运比赛日期间,张竹君全身心扑在赛场和运动员身上,比赛结束后,她还要带着队员去做核酸,为第二天的比赛做准备。忙完一天已是晚上七八点,此刻张竹君才想起来,自己还没吃饭。“俱乐部的运动员和之前我带的专业运动员不一样,专业运动员我只要点拨几句就可以了,但是俱乐部的运动员我必须详细说清楚才能起到效果,必须付出更多的耐心。”

“每次在比赛中,张指导都会找出对手的破绽,指导我去战胜对手,我每次按照她说的做,都能获得成功。”在乔瑜涵心中,张竹君不仅是带训教练,更是帮助她成长的导师,“张指导还经常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当我遇到困难和有情绪的时候,她总是会开导我。”

张竹君的弟子不仅在市运会取得佳绩,还有几名运动员输送到了虹口击剑学校成为了二线运动员。看到俱乐部运动员也能脱颖而出,张竹君心中也有种不一样的成就感:“我十分热爱击剑,既然选择了‘二次创业’,我就要努力为上海再培养一些击剑人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