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城
《灌篮高手》票房大火,但观众的诉求却出现了割裂。有人是为了想去看牵挂了20年却始终未出现的动画版“全国大赛”,有的只是想看一部运动题材动画片,还有的干脆削足适履,试图强行重温自己少年时的记忆。比如当樱木投出最后一球时,电影在此时进行了消音的“留白”处理,然而却有观众自带音响,掐点放出了原作动画片的主题曲《直到世界尽头》——虽然那首歌经典好听,但却和电影版的这个场景并不搭调。
《灌篮高手》的动画版,为什么没有漫画中最重头的湘北和山王一战,长期以来都是搜索引擎上的常客。原因在于漫画原作者井上雄彦和动画制作公司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分歧:在原作中,湘北第二场苦战击败了上届冠军山王,但核心球员樱木受伤,湘北也没能夺得全国大赛的冠军。动画公司希望替换成湘北一路奏凯夺冠的结局以扩充时长并提升收视率,但是井上雄彦拒绝妥协。
井上“忍”了快30年,就是等来一个亲自操刀动画电影的机会,可以将自己的完整意图呈现在大银幕上。他对真实的苛求是出了名的,《灌篮高手》的场景,都是他亲赴现场临摹;赛程和人物都极具真实感,仿佛就出自日本校园;在画面上,这次他把3D捕捉的画面,再通过微调渲染回2D,就是为了寻找更真实的平衡感。而在剧情上,他也没有走“苦练、挫折、克服挫折、一路打败对手直至登顶”的“爽文”路线,而是选择了更贴合现实的结局——遗憾,但不被遗憾困住。
井上雄彦也“造梦”,但在给大家“造梦”的同时,这个人的兜里揣满了闹钟,把人们从热血和燃的情绪中拽回现实。但高明之处在于,拽回现实并不等同于“泼冷水”,让读者更多地在自己的生活中“比赛继续”。很多人因为这部漫画打起了篮球,出生于《灌篮高手》故事发生地的神奈川县的渡边雄太,就真的成了NBA篮网队的球员。在《灌篮高手》刚开始连载的时候,篮球在日本的影响力还远逊于足球和棒球,但在1996年连载结束时,日本的篮球人口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的10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