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重回校园,大足赛区焕新颜
第A09版:青少年体育 2023-05-22

重回校园,大足赛区焕新颜

李一平/程超

东华大学赛区场地条件出色,办赛向职业看齐 本报记者 谭森 摄

张贴在东华大学赛区的主队赛程海报 本报记者 李一平 摄

上海健康医学院积极承办大足赛事,让足球重回校园 本报记者 程超 摄

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教学部体育荣誉墙

2023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四个组别赛事正在东华大学和上海健康医学院两大高校的多片场地上如火如荼地开展着。正如重新恢复主客场赛制、重新燃起腾腾烟火气的中超联赛,属于上海大学生自己的大足比赛重回校园,也让这项植根于校园的赛事再次焕发出本真的味道。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程超

硬件升级 积极筹备

主场办赛向职业看齐

东华大学作为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的“元老”,曾积极承办多年联赛、杯赛的赛区工作。在今年的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重新将赛区放到高校后,东华大学积极申办,由延安校区承办男子超级组,松江赛区承办女子超级组以及部分男子校园组的比赛。

时隔三年,比起以往承办杯赛时,这次东华赛区又进行了升级,力争让前来参赛的高校队伍获得更好的体验感。“我们承办赛事的三片足球场地,涉及人工草坪和天然草坪,为了做好筹备工作,我们对草坪重新进行了养护工作。”东华大学体育部主任朱江华介绍,除了草坪外,其他硬件设施同样采取了最好的保障。

在三片举办杯赛的场地附近,东华大学都配备了功能用房、竞赛办公室,其中松江校区的一片场地的条件更好,还配备了主队、客队休息室,甚至能与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标准持平,让高校足球队伍也能体验职业足球的规格。

硬件条件比肩职业赛事,东华大学赛区的“软实力”同样不差。为了让参赛队伍畅通无阻,比赛期间的安全得以保障,东华大学体育部在筹备阶段充分协调学校的保卫处、校医院等资源,让比赛队伍的大巴顺利入场,并在每个比赛场地配备了校医院的医务人员,AED等急救设备更是应有尽有。

【东华大学赛区】

历史底蕴助足球文化植根校园

在东华大学承办赛事的两个校区,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风和日丽,在比赛期间总能看到不少学生驻足场边观赛,为双方球队加油助威。对这所早已成为中国高校足球标杆的学校来说,足球文化早已植根于校园当中。

东华大学本身拥有着深厚的足球历史,自1957年东华大学足球队正式成立至今,已有超过六十年的岁月积淀。无论是在校内还是社会上,东华大学的足球始终是一张闪亮的名片。

如今,东华大学校内开设的足球课程还入选了上海市的市级精品课程。作为上海市大学生个性化体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单位,经过多年的努力,足球课已经成为了学生选课的“香饽饽”。在课堂上,老师们积极地把足球课上好,通过一步一个脚印,悄然将足球文化的种子撒向校园每个角落。

在校内足球群体基数的支持下,学校自然而然出现了足球社团和球迷协会。每年,学校都会主办新生杯足球赛、院级联赛,学校的足球比赛横跨整个学年。参与足球比赛,观看足球比赛已经成为了每个东华学子骨子里的记忆。

今年学校重新承办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赛事,让东华各个组别的参赛队员同样感到非常兴奋。“队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对比赛特别期待,特别是一些大三、大四的学生,他们之前都没有过主场参赛的经历,这次承办赛事让他们完成了心愿。”东华大学体育部竞赛办公室主任徐强强介绍,为了营造更好的氛围,学校的足球社团和球迷协会也自发行动起来,不仅为东华大学的超级组赛程做了宣传海报,还专门组织了球迷前来为球队加油助威。“能明显感到他们比赛的积极性和对比赛的渴望都不同了,这可能就是足球赛事主场独有的魅力吧!”

【上海健康医学院赛区】

软硬件齐“助攻”,踢健康足球 这里风景独好

从2019年首次承办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开幕式,到如今作为本年度大足杯赛三个赛区的承办方,短短几年间,上海健康医学院已成为沪上校园足球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积极承办大足赛事

出色场地外更有“天然优势”

疫情结束,足球重回校园。2023年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启动之初,上海健康医学院就积极响应联盟号召,勇挑重担,落实“足球重回校园”计划,最终在众多候选高校中脱颖而出,成为本届杯赛承办高校之一。

据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教学部主任王洪彪介绍:“上健医拥有三片标准的11人制足球场,能同时安排六支球队进行比赛,拥有集中办赛的硬件条件。与此同时,在2019年首次承办大足杯赛开幕式后,校园足球得到我们学校党委书记和院长的高度重视,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今年我们体育教学部积极申办了大足杯赛,我们也希望将来大足杯赛能成为在上健医常态化举办的比赛之一。”

办赛能力是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体现,从2015年合并组建成立以来,上健医校园内承办过众多体育赛事,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尤其是在赛事保障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和优势。“由于我们学校是应用技术型本科医学院校医疗特色学校,我们在场边的志愿者同学、现场急救、担架员等后勤保障团队都具备有急救证和行医资格证等。”优质的足球场地、完善的赛事保障,上海健康医学院旨在为每一个参赛的运动员,营造出良好的比赛环境。

普及校内足球文化

大足与立德树人“双向奔赴”

与沪上其他传统足球高校相比,上健医更侧重将足球作为一种文化普及到每一个普通大学生。为实现“培养学生在校期间拥有一个终身爱好的体育项目”的目标,上健医没少在课程建设上下功夫、动脑筋、出实招。“以足球项目为例,我们学校目前以俱乐部为核心,运用俱乐部模式替代了一部分体育教学工作,学生自主参与性明显提高。以第二课堂活动为抓手,每周举办一次教职工与校足球队对抗赛,既增加了师生联动,又在活动中传播了校园足球文化。”王洪彪说道。

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教学部直属党支部书记兼副主任崔斌,算得上是校园足球的资深人士,在联盟举办的大大小小比赛中,都能看到他和王洪彪的身影。长期担任比赛监督,也让崔斌对校园足球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上海市大学生足球联盟杯赛事整个流程非常符合我们高校立德树人的本色,在育人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今年大足杯赛,从比赛开始前全体奏唱国歌,到比赛结束后球员们对裁判员、教练员、对手鞠躬致谢,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极其有用。同时,(在校内)承办这样的比赛,是对大学思政课程的有利补充,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规则意识、团队意识,而不仅仅是打进一粒球、赢得一场比赛那么简单。”

校内体育多点开花

这项“助攻”上健医独一份

如果说足球运动是上健医体育发展的一扇窗,那体育文化这扇门早已经在上健医的校园内打开。据了解,上海健康医学院体育教学部共有25人,专任体育教师23人,涵盖了足球、攀岩、板球、排球、飞镖等多个项目。总占地面积超45万平方米的校区内更是拥有国内一流、符合国际比赛和训练标准的户外运动基地,包括攀岩场地、抱石场地、高空设施、水上码头、团建场地等。

“硬件”条件有了,“软件”设计更显智慧。上健医在通识教育视野下结合学校办学理念和特色,对于不同专业学生有针对性地开设体育俱乐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人文素养。

“例如针对临床医学、院前急救专业所需的抗压能力强、动作精准性高、自我调节能力强、团队协作能力强、临场预判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人才素养特征,开设飞镖、高尔夫、射艺、跆拳道、板球等俱乐部;针对护理、健康管理、康复等专业,开设形体、养生气功、瑜伽、太极拳等俱乐部。”王洪彪和崔斌表示,以体育人让学生们充分感受体育的魅力,继而更好地“助攻”专业技能掌握,这条路正在上健医的校园里越走越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