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至8日,体育总局在四川、贵州调研体育强国建设、青少年体育发展、足球领域教育整顿等工作并举行座谈会。
在四川,体育总局一行调研了内江市资中县实验小学校园足球开展情况以及资中女足青训工作。上世纪80年代,资中女足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背着背篓参加比赛,被称作“背篓女足”,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背篓精神”。近年来,资中女足先后为省队、国家集训队等输送了一批优秀运动员。高志丹指出,校园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必须沉下心来打好基础,建立适合校园足球发展的模式,让学生多参与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动起来、跑起来,进一步推进校园足球健康发展。高志丹勉励教练员扎根基层,传承好“背篓精神”,力争培养更多的优秀苗子,并勉励运动员刻苦训练、好好学习、练就本领、为国争光。
在贵州,体育总局一行实地调研毕节市体育运动学校基层体育发展和校园足球开展情况,在织金县调研了体教融合工作以及定点综合帮扶工作情况。近年来,毕节大力打造校园足球品牌,构建了小学—初中—高中的三级联赛体系,涌现出了以元宝小学女足为代表的励志典型。高志丹指出,基层体校要坚持体教融合方向,结合本地情况,办出特色、办出成果,为国家体育事业培养输送更多优秀拔尖人才;要在基层青训场地、器材、师资等方面给予更多关心支持,改善山区青少年学习训练生活条件,为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实现人生梦想创造良好环境。织金是体育总局在贵州的帮扶县,在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织金县成功摘帽并步入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
体育总局在四川、贵州分别举行了体育强国建设座谈会,地方体育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协会、体育院校、社会组织、基层体校及企业代表作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