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炯评球】
“现在的局面是,球队成绩很好,但是教练、外援、俱乐部之间显得有些‘拧巴’,站在哈维尔的角度来说,他接手球队后的阵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动,有些球员可能不太符合他的要求,他对俱乐部不满意,可能有自己的想法……”
连续两个客场一胜一平拿到4分,结果是满意的。当然,如果从赛季至今所有比赛的进程去看,总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但我认为在目前为止的结果面前,没必要挑剔太多了。
用人有变化
客场同泰山这场比赛,双方都全情投入,崔康熙教练赛后的言论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双方立场不同,穆里尼奥在欧联杯决赛后其实也有情绪的行为,在我看来这都可以理解。而且我个人觉得,他的一些话可能被误解了,也许他想表达的还是对一场原本应该是精彩的比赛被打乱节奏的可惜。
其实纵观这两场比赛,哈维尔在用人和战术方面还是有变化的,比如对阵国安一战,吕文君就到前场去了,针对国安两个比较强的边路,他安排正牌边后卫李帅出场,前面放一个吕文君,以此限制对手,说明他也在调整,也有变化,不断在适应球队。技战术层面来看,山东泰山进攻端的特点更鲜明,利用两个边路的速度优势冲击对手,两条边路通过起球寻找中路包抄的队友,费莱尼有头球优势,能够支撑这样的打法,而这套打法也符合球队人员的特点。反观海港,哈维尔主打传控足球,不过从人员配置方面,球队始终没有一个正印中锋,平科无论身体还是速率可能都不是很理想,对比今年瓜迪奥拉麾下的那支曼城,当中路有了哈兰德后,许多事情就更加容易了,相应的有中锋牵扯的话,身边的武磊、奥斯卡可能就有更多机会。
进攻缺套路
那么,如果海港在之后的比赛中依然是这些人员的话要怎么办?现在的这套体系、这种无锋的战术就需要更多默契。从海港今年的许多比赛可以看到,进攻端的组织和终结,几乎都交到了奥斯卡与武磊身上,他们都是出色的球员,但如果总是这样还是太单调,一旦对手针对性增强,哪怕实力弱于海港的球队、保级队,你踢起来也不会容易。
此前几场比赛中,主场对南通、河南这些球队时已经有了这样的问题。对海港来说,要在不补充人员的情况下去夺冠,那还是要更多磨合。简单而言,就是进攻端需要有固定的套路,以传控打法为例,曼城进攻端就有固定的套路,通过肋部区域球员的拿球渗透配合寻找机会,边路也有相应的套路,这样一来,场上球员根据既定战术套路“1、2、3”去执行,而在海港身上,我没有看到这样的“1、2、3”,不少场次比赛中,奥斯卡都是从后场开始一路拿球组织到前场,毫无疑问奥斯卡是出色的球员,但不能一个人干所有的活。而在去到前场后,他有时候出现在边路,因为那里空间大,有时候又去到中路,那么到底他应该怎么去踢,还是应该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包括边路也是一样的道理。
海港的边路小个子外援卡隆其实是个很有特点的球员,那么就用他在边路去一对一、去突破,包括巴尔加斯等也可以在这方面做文章。边路增加突破和传中,对方的防守重心自然要往这一侧倾斜,这样一来我们中路的人就多了,肋部区域也可以发挥,对海港来说,现有的这批球员完全可以做到这些。反言之,现在给人感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利用好这批球员的长处,尤其是外援,这可能也是外援没能形成合力的一个因素。一些海港球迷对球队的表现不满意,主要还是觉得球队没有被捏合好。
要增强沟通
一个好教练,能够看出球员的潜力,比如曼城的斯通斯,他在今年英超上半赛季和下半赛季的主要活动区域完全不同,这就是教练在给到一名球员任务后,还能不断通过发掘你的潜力把一名球员更加完善、把一支球队组合得更好的体现。对于一支球队的打造,应该从组建球队开始,知道你是什么目标,每一步要做什么,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然后再去想下一步。否则,球迷是不会满意的。
现在的局面是,球队成绩很好,但是教练、外援、俱乐部之间显得有些“拧巴”,站在哈维尔的角度来说,他接手球队后的阵容几乎没有什么变动,有些球员可能不太符合他的要求,他对俱乐部不满意,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作为俱乐部来说,可能有预算方面的考虑,反过来说,俱乐部也会觉得,尽管没有给到你想要的一些球员,但现有的这批人已经很好了。这种情况下,双方就比较“拧巴”,原因还是没有好好彻底沟通,造成大家都对现状不太满意。
从中国足球范围来看,海港俱乐部的稳定、投入和整体实力都是一流的,越是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平心静气地换位思考,彼此对现状多去理解,因为彼此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因为如果站在每个人各自的立场去看一件事,就会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还有一点我认为是俱乐部需要加强的,那就是自我造血。申花的年轻球员更多一些,但不代表海港就没有人才,包括杨世元这样的1993届当打球员,他们都是从自己梯队当中提拔上来,他们的归属感是不一样的。换句话说,海港阵容中的许多球员,在来到海港之前也是各自球队的当家主力、都是大腕,顺境的时候一切都没问题,一旦碰到逆境的时候,球队战斗力是否会受到影响,这些都是之后赛季可能面临的考验。反过来看,武磊、王燊超、吕文君、张琳芃、蔡慧康、颜骏凌这批人为什么更加团结,就是因为他们从小建立起了这样的默契和团结,包括申花1999-2000这拨人一样,也是这个道理。从自家青训上多想办法,对海港俱乐部的未来而言,也是不得不考虑的环节,如果能不断有自己的球员涌现出来,对俱乐部、对球队和球迷肯定都是一件好事。
当然,我们回到足球本身,如果要找问题的话,我感觉从对对手的判断,结合自身球员特点所做的战术调整方面,申花的吴指导可能要比哈维尔教练显得更了解自身球队一些。
■首席记者 刘闻超 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