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
李娜现身温网
从五六月份的法网,到当下正进行的温网,连着两项大满贯赛,中国大陆球员在女双上都有亮眼表现。在北京时间昨晚结束的一场温网女双1/4决赛中,张帅和跨国搭档多勒海德顺利胜出,晋级半决赛。对正经历艰难复苏的她来说,这确实是一记重磅鼓励。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搭档美国大妞“下意识”赢球
连续两年打入温网女双半决赛,在未来几天里,34岁的张帅能让自己的大满贯女双冠军数从“2”增加到“3”吗?
在北京时间昨晚结束的一场温网女双1/4决赛中,张帅和跨国搭档多勒海德以6比4、6比1击败了卡拉舍尼科娃/西玛诺维奇组合,闯入半决赛。在过往的职业岁月里,张帅和不同的搭档共四次打入大满贯女双半决赛,其中最后夺冠的有两回(2019年澳网和2021年美网),一次止步半决赛(2018年美网),一次获得亚军(2022年温网)。
与黄金搭档斯托瑟相比,美国姑娘多勒海德和张帅配对的时间短得多。此前,她俩在2022赛季有过合作,曾打入WTA500查尔斯顿赛的半决赛,而在本赛季,她们仅配对过一站,就是温网前的WTA500伊斯特本站,结果在1/4决赛中输给了高芙/佩古拉组合。
在张帅看来,跟多勒海德配对女双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基本和每一位美国球员,我们都能处得非常好。你知道就像大家说北京大妞,她们就是典型的美国大妞,阳光、开朗、简单,特别暖心。”
在这回女双一路晋级的过程中,唯一给张帅/多勒海德造成挑战的就是第三轮中的“海峡组合”朱琳/吴芳娴。除了这场是三盘决出胜负外,另外的比赛都是两盘结束战斗。“我的搭档打得非常好,对手两个人也好,都比我打得好。”张帅在复盘时说,能战胜朱琳/吴芳娴靠的基本就是下意识的反应,“但是,有的时候赢球不就是这样吗?”
高开低走遇难关但还没到“撑不住”
曾经,张帅是金花球员中大器晚成的代表,现在,她又成了这条竞技赛道上的常青选手。尽管努力找回状态的过程颇有些挣扎,但现年34岁、已是女单世界前50位球员中最年长者的张帅还是觉得,自己尚未到退场时刻。
“还不好讲,如果停下来也是为了再一次出发。或者如果我还能挺得住,我会继续,因为我觉得还没有到我撑不住的时候,还没有到停的时候吧。”与法网时女单“一轮游”、女双止步第二轮的情况相比,张帅在本届温网上的手感已有所提升:尽管女单还是首轮出局,但女双却给了她新希望。
2023年的前六个月,张帅有了一段高开低走、挣扎复苏的经历。在1月16日那版女单世界排名榜单上,她位列第22名,攀上了职业新高点。然而在之后几个月里,张帅的情况急转直下,长期走“劳模”路线的她月均参赛站数降到了极为罕见的一站。并且,这一月一站赛事的实际情况是,无论张帅参加的是WTA1000赛、WTA500赛还是WTA250赛,每次都在登场第一轮就输球止步。
在这位已经34岁的金花身上,老伤旧病的发作给她带来了较预想中更大的挑战。当张帅出现在5月末的法网时,由于较长时间无法系统训练,她身上的肌肉线条都没了。“这么多年我一直努力控制伤病,其实已经算非常少了。像(比我)大的那一批球员,哪个不是做了多次手术后又从头开始打。想想这些,我觉得她们很伟大。”
再坚定的人也需要有缓口气的机会。过去两三年,张帅一直“漂”在海外训练、参赛,这让她有了额外的疲惫感,所以在参加完温网后,她计划回国调整一下。“我很希望能回国调整一下,因为我出来太久了,长期没有那种家的感觉,始终在外面漂着是不太舒服的。”
李娜的五年展望——
大陆大满贯单打冠军“+1”
带着“就是享受比赛”的想法,41岁的两届大满贯女单冠军李娜参加了本届温网的元老赛。当然,在此番场景下,大家对她的关注肯定还是集中在名宿身份和行家视角上。向来不多议他人的李娜,这回难得地讲到了对中国大陆网球的展望:希望在未来五年里,能再出一位大满贯单打冠军。
如果搁到一两年前,李娜的这番展望估计会改成“能再出一位大满贯女单冠军”。这一字之差见证了中国大陆网球从金花独秀到男女球员共进步的格局变化。
“在我打网球的时候,人们常会问,‘为什么只看到中国大陆的女球员活跃在国际大赛场上,你们的男球员在哪里?’现在我们有了两位排名在前60位左右的男球员,同时还有多位女球员发展得也很不错。我希望在接下来的五年里,有人可以赢得大满贯单打冠军。他们现在有很好的技术和机会,只是需要有更多赛场上的经验和场下的训练。”在温网接受采访时,李娜既谈到了对后辈们的期待,也点到了他们目前的优势和短板。
李娜,她既是历史上第一位赢得大满贯单打桂冠的亚洲球员(2011年法网和2014年澳网),也是入选国际网球名人堂的亚洲第一人(2019年入选)。世界排名最高曾到达第二位的李娜,在其32岁时(2014年)宣布退役,时光匆匆,今年已是她挂拍后的第九年。
此番之所以选择参加温网元老赛,李娜表示,因为她对这项草地大满贯有着特殊的感情。从2005年到2014年,李娜参加大满贯正赛的经历跨越了10个年头,其中,她最早打出水花的一项大满贯就是温网。“第一次来这里参赛就打进了女单八强。在那次比赛开始前,很多球员对我说‘你能在温网打出好成绩’,我的回应是‘你在开玩笑吗?’”李娜回忆说,每当她在温网中央球场赢球时,那感觉“像是赢得了全世界”。
这回除了参加元老赛和给后辈们说些鼓励的话,李娜还在观众席上为好友科维托娃加油打气。科维托娃现年33岁,位列世界第九,与阿扎伦卡并列为女单世界排名前20位中最年长的选手,曾在温网两度折桂女单。2014年,科维托娃以好友身份去北京参加了李娜的退役仪式,还在现场说了一番让人感动的赠言。2019年,当科维托娃在澳网决赛惜败于大坂直美后,她与作为颁奖嘉宾的李娜抱在一起、接受安慰的画面也被不少人所记忆。稍许遗憾的是,科维托娃此番已止步于温网16强。
名宿支招男单选手
想上位不能靠“吃老本”
对拥有一定网球阅历的球迷们来说,柳比西奇应该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在这位与张之臻已合作多年的前辈看来,张之臻若想成功冲击更高的世界排名,就得让自己和自己的团队一起积极地“卷”起来。
“张之臻是一个有突破潜力的人,我一直对他充满信心,也希望能够提供帮助,这正是一切合作的起点……他具备了成就一番大事业的球技和性格。”早在2016年时,当时世界男单排名尚在400位开外的张之臻,就在网坛前辈柳比西奇的牵线帮助下获得了ATP250尼斯站的资格赛外卡。而在张之臻从2021年年底重启的海外参赛计划中,柳比西奇开在克罗地亚的网球学校更是为他提供了基地般的支持。
44岁的柳比西奇,他运动员时期的世界排名最高曾到达第三位,退役后则在教练、经纪人、网球学校创办人等多种身份间忙碌。在柳比西奇担任费德勒教练期间,后者于大满贯中三度捧杯。
在柳比西奇这位前辈兼合作者看来,张之臻想要冲击更高的世界排名,就得练出更多新招。“我始终相信他(张之臻)能够打入世界前50名,但没法预测到底能升到多高,我不想说出一个上限……在排名第100位到排名第50位之间,这部分球员其实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但如果你想要进入更高的排名领域,比如从前45位打入前25位,这会比从前200名冲入前80名要困难得多……他必须要懂得不断地完善自己,让自己进化,要明白现有的东西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过来人,柳比西奇对高水平球员间的竞技模式非常了解,在他看来哪怕把旧招磨得精益求精,假若练不成新招,一样要被动挨打。“高水平的较量有一个特点,如果你总在用一种模式去比赛,你的对手很快就会学习和研究你的打法,他们会让你为止步不前付出代价。这样的事情在ATP挑战赛和青少年赛事中不会发生,那个阶段的球员只要打球就好了。然而在高水平的较量中,球员的教练和团队会去很仔细地研究、分析对手。如果你连续几年总用一样的模式去比赛,哪怕可以在原基础上提升,对手也能找到你的弱点。所以,必须得不断地提升。”
昨天,张之臻即时排名第68位,吴易昺即时排名第77位。尽管柳比西奇的分析大多针对张之臻,但考虑到中国大陆男网这“两驾马车”身上诸多的共通性,所以这些建议的适用性其实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