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对于ATP球员而言,底线将不只是网球场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自2024年起,ATP将推行名为“底线”的财务保证计划。在这项变革背后,有一个无形的推手,那就是德约科维奇等球员自发建立的职业网球运动员协会(PTPA)。
和负责管理、赚钱、宣传的ATP不同,德约科维奇曾称,PTPA的成立是为了让球员把利益完全握在自己手中。目前,两届温网女单亚军贾巴尔、原女单世界第二巴多萨、德约科维奇等都是该组织核心成员。可以说,如果没有来自PTPA的压力,ATP也不会如此快地出台这项财务保证计划。
该计划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世界前250名的球员被分为三个排名区间,每个区间有各自的最低收入标准,若球员的奖金低于该标准,ATP将弥补相应的缺口;若球员因伤病当赛季参加的巡回赛或挑战赛数量低于九项,ATP将根据上述排名区间提供财务保障;若有新秀闯入世界前125名,将获得20万美元资助,费用将在下一赛季开始前给球员并以其奖金收入来抵扣。每赛季将有30-45名球员获得该计划支持,2024年至2026年为第一个试验期。
虽然在成立之初,PTPA饱受非议,并被认为是在和ATP、WTA对着干,但如今的“底线”计划至少能够证明,PTPA的确站在了球员这一边,并会利好男球员。然而,作为一个同时吸纳了男女球员的组织,PTPA或许还要面对随之而来的男女球员收入差距问题。
网坛男女球员存在收入差距,已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ATP给球员设置最低收入标准后,这个差距只会被进一步拉大。在那些仅次于大满贯的女子顶级赛事中,看似不差钱的WTA,却被曝出自掏腰包,花了近3200万美元的秘密补贴维持着同工同酬的表象,且ATP没有类似情况。赛事方再“重男轻女”,都有WTA的补贴补上这一缺口。也许WTA的初衷是为了推动网球运动,乃至整个体育界的男女平等,但秘密补贴只会让女球员和女子赛事越发被看低。
或许,“底线”计划能够推动ATP的发展,同时在ATP取得成功,不论是冉冉升起的新星,还是亟需帮助的球员,都是“底线”计划的受益者。在这之后,WTA是否也会出台类似的计划?
在ATP向球员许下承诺后,WTA是否会跟风,还是需要PTPA再推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