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
●
昨战纽卡,布莱顿28号弗格森帽子戏法。
弗格森,高大强壮,但年轻的脸庞上稚气未脱。这不奇怪,他才18岁。
英超,世界第一联赛,攻防转换的节奏与身体对抗的强度,超乎寻常。纽卡又是一支强队,上赛季名列第四,进入了欧冠区。战纽卡,上演帽子戏法,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
同一轮,战富勒姆,曼城9号哈兰德帽子戏法。
哈兰德,刚被评为欧洲足球先生,已名扬天下。上赛季,哈就有多个帽子戏法,整个赛季进了41球,还有9个助攻。
哈兰德,2000年出生,刚满23岁。
与1米94的哈兰德比起来,1米71的福登是小个子,也不壮实。福登比哈兰德大两个月,也已是曼城的主将,以他的灵活而抢眼,作用很大。
●
在中超很难看到年少的球员。在申花二十三四岁的球员还被称为小将。因为同龄,想起了周俊辰。周比福登大两个月,高一厘米,也是小个子。早两年,周租借至青岛黄海踢中超,有不俗的表现,被球迷称之为“周爆”。本赛季,中超赛场没见周的身影。前些天,足协杯战铜梁龙,周替补踢了十余分钟,表现还不错。
为什么不用?先说有伤,后说生病。有伤病,没话可说。
●
拿周说事,只是举例。中超赛场年轻球员少,是痼疾。要不然,也不会强推“U23”政策。
病因何在?青训不佳,比赛又少,球员成才晚,是个原因。除此之外,有没有教头观念保守的原因?有没有利益偏向的原因?应该是有的。要不然,同样的客观条件,布拉泽维奇执教申花时为什么能大刮“青春风暴”?那一年,申花战绩还相当不错,并锻炼造就了一批战将,譬如王大雷、吴曦等。
这个问题不解决,恶性循环,很麻烦。二十三四岁还是小将,四五年后成为大将,就开始走下坡路,再过二三年就退役了。如此,中国足球何时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