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没有看到改革
四年前,我们打完对阵波兰男篮之后,姚明说了一句要将深入改变继续的话,那么在这四年以来,无论是联赛层面还是往下说像王仕鹏讲的那样从青少年培养,青少年这个发展层面是在整个中国篮球体系构架的层面上,有一定客观原因,也有一定的主观原因,我们其实没有看到什么改革,那么到如今在世界杯上就形成这样一个崩溃式结局。——篮球评论员杨毅
CBA要提高竞争性
CBA联赛规定末节只能单外援,这样的限制对我们的球员真的有好处么?去到世界舞台上的时候,欧美球队最后一节都是上王牌球员,打最有把握的配合。你在CBA都没遇到过这样的局面,指望着球员到国际大赛的舞台上打对面五个外援的阵容,能有戏吗? ——《北京青年报》
本届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的表现令球迷心火冲腾,如鲠在喉。中菲一战后,在马尼拉前线解说的篮球评论员杨健伤心落泪,另一位解说员杨毅则表示:没有疼痛感了,只剩下麻木,以及被羞辱的感觉。
被“戏耍”,被“玩弄”
从结果回看,倘若乔帅在小组赛就重用胡金秋,又能如何?最大的可能性,不过是输球分差缩小一些而已。中国男篮球员与世界豪强如鸿沟般的水平差距,肉眼清晰可见。
篮球评论员杨毅感慨,“我第一次感觉到,外国球队‘玩’咱们。”这是他1999年参加工作以来,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所谓“玩”,就是外国球队不必拼尽全力,在对阵中国队时也照样能赢下比赛。如波多黎各队,在对阵中国队之前几乎全主力全场出战,但是对阵中国队,主力上场时间减半,几乎所有替补球员都在对阵中国队的时候获得了大量出场时间,依然赢了中国18分。
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被“玩弄”的一大镜头,是波多黎各小后卫沃特斯用穿裆的方式过掉了周琦,助攻队友直接扣篮。体能储备、攻击欲望和竞技状态都明显与巅峰状态有差距的周琦,似乎也并没有表现得很愤怒,平静接受了这一切。
以及,南苏丹队和菲律宾队在对阵中国队的时候,最后时刻分差拉大已无悬念,但南苏丹队员还想隔扣中国球员,菲律宾球员依然不留情面地得分……
曾运作王治郅、巴特尔赴美国NBA打球的篮球经纪人表示,在2008年奥运会前,中国男篮是世界篮坛的一支劲旅,世界各国都对中国男篮存有一定敬畏。但是在2008年之后,这种敬畏感正在消失。(摘自《中国新闻周刊》)
雪球滚得越来越大
世界杯开始前,中国篮球似乎做了能做的一切——请来外教、欧洲拉练、归化李凯尔、解决周琦合同……
然而当五场世界杯比赛结束后,这些准备却都打上了问号。乔尔杰维奇并没摸到中国球员的使用说明书,李凯尔的球风也不是中国男篮最迫切需求的,国内球员的状态和信心,同样没有实质的提升。
于是雪球滚得越来越大,直到雪崩的瞬间。
篮球终归是一项对抗的运动,比的是身体素质、高度、投篮、移动、体力、掩护质量、临场应变等。有几项短板很正常,哪怕美国男篮也不可能是“六边形战士”,只要长板足够突出,就有一战之力。但当中国男篮每场比赛都暴露出不同的短板时,只能证明中国篮球,的确存在着全方位的差距。
比赛很残酷,现实不会说谎,当你无法投进那些空位投篮,无法将体力保持到最后一节,只能说明平时的水平本就不够。
信息时代,世界的篮球潮流都在趋同,训练方法同样如此,当全世界的篮球发展都在变得透明,跟不上潮流只能证明一件事:缺练。
隔壁的日本队确实借助了“天时地利”,但帮助他们闯入奥运会的那一记记令人惊叹的三分,终究是靠自己一颗颗投进的。
如果说世界杯惨败能给中国篮球带来什么,或许是——中国男篮将成为最早备战下一个大赛周期的球队。当然,四年前我们也是这样安慰自己的。(摘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