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体育馆上空的红布缓缓升起,一件崭新的8号球衣逐渐浮现眼前。经过四年的等待,属于上海男篮和刘炜之间的那份约定如期而至。那些球场上击掌鼓励的镜头,那些更衣室里相拥而庆的场景,那些来自看台上的一声声“模子”和“谢谢侬”,都随着这件上海男篮的8号球衣永久封存在球迷的脑海深处,成为了独属于刘炜与你我之间的“独家记忆”。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薛思佳
球迷不是观众而是家人
2019年11月2日,刘炜在源深体育馆完成了自己的球员退役仪式,转身成为了上海男篮的领队。彼时,上海男篮承诺会在新主场启用的首场比赛中为刘炜举办球衣退役仪式,而球队也在四年后兑现了曾经的诺言,“和大家开个玩笑,球衣揭晓的那一刻,我就希望时间快点过去。真的是非常激动、开心和感动,感谢俱乐部能给我这样一个完美的谢幕。”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这场球衣退役仪式,刘炜还特意从衣柜中找出了四年前自己在球员退役仪式上身着的灰色西装,不同于其他球员退役后出现发福的情况,平日里极其自律的刘炜,一直都保持着运动员时期的标准身形,丝毫看不出岁月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迹,这也让四年前的那身西服显得格外合身,“我没有把两个仪式单独分开,所以特意找了出来。能够在这个新球馆把自己的球衣挂上去,的确意义非凡。”
对于上海男篮的新主场——上海体育馆,刘炜并不算于陌生。在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印象中,大家都更习惯将其称之为“万体馆”,“赛前我也在和姚主席交流,细算了一下我们在这里打过几场球。我应该是两场球,一场是2004年国王和火箭的NBA季前赛,另一场是2006年的CBA全明星赛。姚主席说他是三场球,其中有一场国家队的亚锦赛,所以也算是做了一个短暂的回忆。”
在仪式全部结束之后,刘炜去到上海男篮的替补席一侧,挨个与教练、队员击掌拥抱,从代理主教练刘鹏、助理教练卢伟,到球员王哲林、罗汉琛都曾是与他一同并肩作战的队友,这也让他分外感慨时间的飞逝,“真的是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特别是看到罗汉琛的时候,从一名年轻球员变成了现在的老队员。”事实上,和刘炜退役的那个赛季时相比,如今的上海男篮阵容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有罗汉琛一人还留在球队中,“其实这就是竞技体育残酷的地方,优胜劣汰,同时又趋于年轻化。这两场球不难看出罗汉琛在球场上逐渐发挥出了老队员的作用,打出了领袖的气质,希望未来可以更加出色。”
虽然在球场上曾经合作过的队友只剩下罗汉琛一人,但作为原上海男篮领队和上海男篮U19青年队主帅,刘炜对于队里的李添荣、戴昊、马典成等年轻球员都格外了解,“从目前上海男篮的人员配备,特别是年龄结构和板凳深度上来说是不错的,但就像刘鹏指导所说的那样,还欠缺一些磨合。相信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场次,能够打出更多配合,取得更多胜利。”
和四年前一样,刘炜在离开球场之际,特意去到了球迷看台进行互动。“人心是肉长的。”这是刘炜常说的一句话,因此每逢见到那些球迷时,他的内心都会掀起层层的波澜,“对于我来说,他们不仅仅是球迷和观众,更像是家人,所以很多事情都是走心的。有句话叫做血浓于水,所以看到他们真的特别亲切。”
感谢上海给了我一切
在上海,或许没有人能比刘炜更加完美诠释“以城之名”的意义。距离上海男篮新赛季的首个主场比赛开始还有两个小时的时间,球馆外的球迷入场通道已经开始人头攒动,其中不少球迷都是为了刘炜的球衣退役仪式而来,期待给自己的青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而俱乐部也有心地在每个位置上放上了一件印有“上海模子”的T恤。
“篮球就是我的全部,它给了我所有。”而刘炜几乎将自己的所有都给到了上海这座城市和上海男篮。在这里,刘炜从青涩的篮球少年,成长为了上海男篮的队魂,成为了独一无二的“刘大”,“感谢上海这座城市,没有它就没有我的所有。”
根据CBA联赛的官方统计,刘炜在22年的职业生涯中,共拿下10147分,位列联赛历史得分榜第五;2591次助攻高居联赛历史助攻榜第三;930次抢断,位列联赛历史抢断榜第五;668次出场,位列联赛总出场次数第四。
在上海男篮的队史上,刘炜更是牢牢占据着各项榜单的头把交椅,出场数第一、胜场数第一、得分第一、助攻第一、抢断第一、篮板第二,队史首位万分先生,并且帮助球队夺得2001-2002赛季CBA总冠军,“首先我代表中国篮球协会感谢刘炜作为国家队队员,在国家队的舞台上征战多年。其次要感谢上海久事大鲨鱼篮球俱乐部,我们都知道一个人的号码和一个俱乐部永久绑定在一起意味着什么。最后,感谢我的好队友,我们一起在这座城市留下了些东西,你也留下了很多纪录,感谢你没有打破盖帽纪录。纪录是刘炜留下的,我们也等待年轻球员去打破它。”作为曾经与刘炜一同在球场上拼杀的战友,中国篮协主席姚明在刘炜的球衣退役仪式上说道。
自比“海绵宝宝”,在乔帅那学了很多
“虽然球衣退役了,但我从事篮球事业的身影从未离开。”对于刘炜而言,想要和心爱的篮球说“再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幸运的是,他能以另一种身份让篮球继续陪伴在自己的身边。
在相继担任上海男篮领队和上海男篮U19青年队主教练之后,刘炜近年来又先后担任国家二队和国家一队助理教练,把自己誉为“海绵宝宝”的他也在过去这段时间不断地汲取养分,“我现在等于说各个年龄段都待过,也跟随了一些高水平教练在学习。可以说经验积累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东西,像国家队的乔尔杰维奇,有着世界上非常先进的攻防体系和理念,对我个人的提高和帮助很大,但还有一个很大的提升空间。我觉得学无止境,自己在能力和见识方面还可以再提高。”刘炜坦言教练和球员是完全不一样的环境与压力,但和球员一样的是,自己都需要从“菜鸟”开始不断地通过比赛进行磨炼和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其实在国家队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现在这拨国家队队员开始逐渐意识到乔尔杰维奇讲的东西是对的,只不过暂时做不到。这次去到世界杯之后,大家会发现人家练的东西和我们是一样的,球员也知道,但这需要一个过程,毕竟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需要时间去磨合和适应。对我来说也是一样,通过看比赛录像等方式去接触先进的东西,不断地去充实自己。”
中国男篮在世界杯和亚运会的折戟,让不少球迷都分外怀念“08黄金一代”,同时也盼望着低谷中的球队能重现辉煌。对此,以球员和教练不同身份亲历其中的刘炜给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在大家都在说青训,我也和乔尔杰维奇交流过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年轻球员的底子还是不错的,特别像这次国青队的几个队员,像杨瀚森身高、技术和能力都不错。问题是怎么把这些球员集中在一起,培养出更多的默契。篮球是集体项目,一个人打不了五个人。”刘炜以世界杯新科冠军德国队举例,“德国队这批球员在2018年就拿了欧锦赛第三名,等于一起打了五年才拿到世界冠军。所以说成绩想要有起色,需要一拨好的人,而不是单单一两个人,就像我们那拨有姚明、大郅、阿联、朱芳雨、王仕鹏、孙悦等,大家在一起打了七八年球。所以说怎样把一拨好的人,比如四五个人在一起多训练比赛,能打出默契的话,到了国家队会有更好的化学反应。”
儿女都喜欢篮球但不希望他们再吃苦
在国家队任务结束之后,刘炜也终于有时间抽空陪陪自己的家人。在球衣退役仪式现场,他的妻子和一对儿女也一起见证其职业生涯的又一荣耀时刻。耳濡目染之下,刘炜的儿子和女儿也都开始喜欢上了篮球,不过其本人笑称并不希望孩子踏上职业球员的道路,“可能自己打得比较多,吃过的苦不希望他们再吃一遍。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是强迫他们去学习什么东西,很多事情还是要自己喜欢。”话虽如此,但在刘炜看来,女儿多少还是有一些篮球方面的天赋,“女儿比较喜欢画画,我也希望她能搞点艺术方面的东西,不过她有时候也喜欢跟着哥哥一起打篮球。从某些方面来说,她的天赋要比哥哥强,而且比较像我,特别是那股劲儿。有时候我去看她打球,感觉她身上有股杀气,有那种不服输的精神。”
刘炜的球衣退役仪式,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更像是一场老友聚会。无论是曾经一同战斗过的队友,抑或是球场边相熟的媒体朋友,都不约而同地在回忆上一次见到刘炜是在何时,其中不少人都给出了“四年前”的答案。
将时钟倒拨回四年前,2019年3月19日,刘炜以上海男篮球员的身份,在源深体育馆打完了他球员生涯的最后一场比赛。等待人群散去,刘炜一个人回到了球馆。一直在为这支球队默默付出的他,终于有时间好好看一看自己奋斗过的球场。他抬头看了一眼挂着的退役球衣,笑着跟一旁的朋友说道:“你说我以后的球衣会挂在哪里?是王燕宁老师的旁边吗?”
四年之后,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答案。一个人一座城的故事就到这儿了,但当你走进上海体育馆,望向球馆上空的总冠军旗帜和退役球衣,你一定记得身披8号球衣的翩翩少年,将他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座城市和这支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