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足球?相信绝大多数人很难将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在金秋十月的上海,一场银发族的健步足球赛打破了人们固有思维,并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10月19日,2023年“兴业银行杯”上海城市业余联赛上海市民足球节老年人健步足球正式开踢,健步足球(walking football)最早起源于英国,即走着踢的足球,它是一项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群众性体育项目。近些年,健步足球被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引入上海,经过探究摸索并结合实际情况,健步足球正逐渐成为“40后”“50后”的新潮运动。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足球可抵漫长岁月
据上海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上海市户籍人口1505.1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53.66万人,占总人口的36.8%;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3.17万人,占总人口的17.5%,两项数据表明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丰富老年人退休生活?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足球项目委员会秘书长徐红旗,“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了解到国外健步足球,觉得这个项目很适合上海的老年群体,”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健步足球被引入上海,“去年我们举办了第一届比赛,当时反响很好,这也坚定我们继续做下去的信心。”
老年人踢足球,作为家属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担心。保障赛事安全,是徐红旗工作的重点,“在赛前我们会签订责任书,最大程度降低风险。因为健步足球是走着进行比赛,避免了身体强对抗,主要是看脚下的技术,”上海有着深厚的足球群众基础,老年群体生活相较于年轻人来说是单调的,甚至有些许乏味,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发展,进一步加剧了他们与社会脱节的步伐,但他们也曾年轻过,也曾有一颗足球梦,举办这样的比赛,是为了让70+以上的人群有踢球比赛的机会。
目前,众多业余足球比赛规定,参赛者最大年龄限制为70岁,健步足球赛将打破这一界限。未来,徐红旗和他所在的市老体协希望落实球员注册制,举办更多健步足球赛,“凡是上海喜好踢球的老年人都可以进行注册,注册制将便于我们管理和推广健步足球,对老年人足球爱好者也是一份保障。”
足球助推沪港交流 各有从前共有未来
今年8月,上海市老年人体育协会足球专项委员会组织队伍前往中国香港,参加足球交流活动。与以往沪港交流不同的是,这次出征队伍中不仅有裁判员、教练员,还有三支上海老年健步足球队一同前往。三支队伍同中国香港步行足球协会进行了多场友谊赛。
时隔两个月,受上海方面邀请,中国香港步行足球协会的两支队伍来到申城,参加为期三天的上海健步足球邀请赛。“在中国香港,大家最熟悉的应该是谭咏麟、陈百祥等组建的明星足球队,目前中国香港老年人口数量也在激增,普通群众对于足球比赛也有迫切的需求,这次来上海,我们主要是互相学习取经。”中国香港步行足球协会秘书长郑耀基介绍道。
这次来上海交流比赛的不少中国香港队员,都带上了自己家人。比赛之余,他们也借机观光游览上海。今年66岁的卓观成曾是一名职业足球运动员,这次比赛他的太太、女儿和外孙陪同他一起来到上海。“很开心来上海参加交流赛,认识了很多朋友。我这个年龄的人,大家基本上都退休了,踢球让我们有事情可以继续做。”老卓的女儿也十分支持爸爸踢球,“我是特意请假,带上儿子和妈妈来陪爸爸参赛,踢球是他的爱好,而且还能锻炼身体,我很支持。现在,我儿子也会吵着要和外公一起去足球场踢球。”没有比赛的时间里,卓观成一家也打卡了迪斯尼和外滩。
在中国香港,健步足球被称为步行足球,尽管两项比赛规则上略有不同,但参与对象都是老年群体。这次比赛,以足球为桥梁,架起了沪港两地老年群体间的交流互动,也因健步足球,让他们对未来有了更多期许。
业内大咖纷纷点赞 上海经验值得推广
本次健步足球赛,不少业内大咖也纷纷加入。有着国字号班底的八一元老健步足球队也来到上海参赛,领队杨礼敏是中国足坛名宿,曾被誉为“徐根宝身后的男人”,杜威、张琳芃等球星都是杨老一手发掘。“这次不上场踢球,主要是和老队友们聚聚,大家从小(八一队)一起长大,感情很深。通过这个比赛,我们这些老队友又可以聚在一起,健步足球很适合老年人踢,希望这个比赛继续办下去,争取能够走出上海,面向全国。”
在赛场,人们发现两位女将身影:上海金长海健步足球队的顾平娟和上海球证健步足球队的奚爱娣。顾平娟曾是水庆霞、孙雯的队友,1989年进入国家队,夺得过亚洲杯冠军。奚爱娣则是上海第一批女足球员,两人表示:“健步足球非常契合老年群体,作为足球从业者,很高兴看到足球能够在老年群体中开展,这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我们也十分愿意参与进来。”
那些在绿茵场上健步如飞的“40后”“50后”,他们曾为事业、家庭、子女拼搏过、奋斗过,人生的巅峰和谷底,在漫长的时间线上开始变得模糊,现在他们终于可以为自己而活。足球,之所以如此迷人,不仅仅是那些振奋人心的胜利,也是培养了普通人终身受益的爱好,无关年龄,无关身份。踢球,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