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哥
前天记者节,恰好也是体育记者、足球评论员刘建宏家女儿出嫁。受邀伙同记者朋友张斌、岩松、小丫还有一帮《足球之夜》弟兄都去讨了杯喜酒喝。
抚今追昔,借酒感慨:这互联网时代的自媒体传播,今后恨不得人人都是“信息采集和新闻事件的记录者——记者”。所以就觉得应该为我们这个时代的记者,特别是体育记者留下点滴文字,说不准若干年后还有没有“记者”这个职业。
早期合作的体育记者就有大名鼎鼎的张之,新中国体育解说的开山鼻祖。张之老师是我长辈,他女儿张倩是我中学同学。1985年3月,我第一次出国去瑞典哥德堡报道第3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就是与张之老师同行。
那年月,出国工作都想节省点伙食费、公杂费。每天采访回旅馆记者们就煮方便面吃,那面条吃得啊,以致若干年后《北京青年报》体育记者王俊开的面馆都叫“这条街我最面”。老记者张之,他出国时箱子里带了个电饭锅。今天煮炸酱面,明天做皮蛋粥,后天炖茶叶蛋……把我们大伙馋得哟。
体育记者张之教会我们:采访再辛苦,也要重视健康饮食,营养调配。
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国运动员王丽萍在进入体育场之前还排名第三。但就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走在前面的澳大利亚名将莎薇尔和意大利选手贝隆因犯规被罚下,使得从容走在她们后面的中国队王丽萍笑到最后,获得金牌。
在这之后,意大利和澳大利亚选手不服气,于是上报中国田径协会策划并特邀这两位国际名将来上海参加全国竞走锦标赛,让这姐儿俩跟王丽萍再比一次。
比赛场地设在上海松江区九亭镇,那年月九亭镇绝对属于上海远郊。但在赛前上海《新民晚报》体育部主任张德祥(秦天)、记者王亦君对其背景故事做了充分报道,还提前一周在《新民晚报》做了“报花广告”(指甲盖大小,3800元/次)。当天配合着东方电视台记者白李、张培莉的电视转播,让上海郊区举办的竞走比赛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上海体育记者让我们学会:体育产业借助传媒力量,可以四两拨千斤。
所以今年的记者节,特别怀念传统媒体时代的体育记者,他们不仅有文采,有口才,有智慧,有情怀,更有被大众认可的公信力和美誉度。再瞧瞧如今某些自媒体的水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