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从北到南  冰雪运动推广显成效 力争团体冠军  累积备战信心
第A10版:乒乓 2024-02-23
“十四冬”缘何规模空前?

从北到南 冰雪运动推广显成效

上海此次共有43名运动员跻身“十四冬”各项目的决赛,其中,近半数选手参加的是青年组的比赛。

正在内蒙古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它主打的就是赛道更宽、舞台更大、辐射更广。根据官方数据,共有3700余名选手参加“十四冬”,本届赛事是历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规模最大、项目最多的一届。而在“规模空前”“历史之最”这些词语的背后,是冰雪运动在国内的发展之势与三个“第一次”在推波助澜。

人们常说“重在参与”,有能力参赛已是一份肯定和荣誉,而能晋级到决赛阶段的选手就更当得一句“好样的”。据记者了解,上海此次共有43名运动员跻身“十四冬”各项目的决赛,其中,近半数选手参加的是青年组的比赛。由此,便可以引出上文中提到的三个“第一次”中的第一个“第一次”:第一次全面对标冬奥会设项,并增加青年组的设项。

全国冬季运动会创办于1959年,“十四冬”是赛会历史上第一次项目设置与冬奥会设项完全一致,展现了冰雪运动在我国全面发展的成果。同时,它还在往届冬运会于个别项目设置青年组的基础上,在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项目,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跳台滑雪、高山滑雪、越野滑雪等雪上项目广泛设置青年组,让年轻一代有机会更早地出现在全国最高水平的大赛舞台上,以期积累经验、快速成长。在“十四冬”短道速滑青年组的比赛中,由张珈宁、吕婉钰、李暄、张柏浩、张子夏、马赫男组成的上海队获得了男女混合团体2000米接力项目的银牌——实现了上海在全国冬季运动会短道速滑项目中奖牌“零的突破”。另外,上海选手还在冰上项目的青年组中另有一银两铜的惊喜收获。

“让更多优秀的年轻运动员尽早在冬运会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有利于下一步米兰冬奥会的人才选拔。”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王磊介绍道。

另外两个“第一次”则是:第一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第一次在全国冬季运动会上组织群众赛事活动。“这次冬运会是首次以省市来参加,过去地市(形式参赛)有利于深入基层,但是整合力度、层次不够。”王磊说,“这次31个省区市加上港澳、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还有一个石油企业,已经接近了陕西第十四届全运会36个参赛单位的规模。”

从前12届赛事都集中在东北地区举办,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南方地区也能够组队、能够派出运动员参赛,全国冬季运动会成为了一面见证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镜子。借助北京冬奥会的东风,冰雪运动在国内日渐升温,“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已从愿景走入现实,地理位置和天然冰雪资源不再是冰雪运动发展道路上不可跨越的天堑。

还是以上海为例,据统计,本市每年的上冰人数呈迅速增长态势,已经从2018年的50多万人次,发展到2023年的380万人次。另外,上海在冬季赴外省市滑雪的人数稳居全国前三,冰雪运动消费位居全市各体育项目第三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