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 星期日
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巡礼② 轮滑结合路跑 赛事助力公益 上海市少儿体育联赛申办开始 体教融合+科学育才+人文关怀
第A11版:青少年体育 2024-04-01
培育自行车未来之星 这位教练有妙招!

体教融合+科学育才+人文关怀

李一平

2022年,上海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公布了2022-2025年“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带头人名单,全市共有12名“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带头人获评,这也是上海首次开展“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的申报评选。“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旨在发挥优秀教练员带头作用,培养更多优秀的年轻教练员,带动全市青少年体育发展。两年时间过去,“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建设如何?又有何种新举措以老带新培养年轻教练员?我们将走访12名“名教练”,听听他们培养年轻教练员的心得体会。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李一平

自行车队就像大家庭

团队合作织起“体教融合大网”

2000年,唐缨红从上海自行车队退役,来到闵行区少体校开始了自己的基层教练员生涯,直到如今已经是第二十四个年头了。“拿四年一届市运会算的话,也有六届市运会的时间了。”刚来到闵行时,闵行的自行车项目还并不突出,教练也只有唐缨红自己一人,回忆起那段岁月,她直言是“忙并快乐着”。

和许多其他的“上海青训名教练工作室”不同的是,唐缨红工作室的七名教练员中,除了张龙是闵行区少体校的教练外,其他全都是来自于闵行区各所学校,他们分别来自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上海古美学校、上海君莲学校、上海华漕学校、上海闵行实验高级中学这几所学校。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上海市教委着力探索体教融合“一条龙”梯队的建设,而在闵行,其实也有区内的自行车项目“一条龙”的梯队体系。其中,工作室以上海古美学校、上海君莲学校、上海华漕学校三所九年一贯制的学校为基础进行招生选材,2022年,新创办的上海闵行职业技术学院又为运动员解决了升学渠道,至此建立了完善的闵行区自行车“一条龙”梯队体系。

比起最初的“单打独斗”,如今有了工作室的唐缨红多了团队合作的力量,通过工作室成员下沉到各所“一条龙”体系的学校,闵行区的青少年自行车后备力量得以源源不断地得到补充。

此外,通过“一条龙”梯队地建设,闵行区从2013年开始开展了区内的自行车校园挑战赛,2016年比赛还增设了幼儿园组趣味赛,不同于传统的自行车比赛,幼儿趣味赛使用幼儿滑步车。通过自行车校园挑战赛,唐缨红和工作室成员们将自行车运动推入了闵行校园,极大地带动了校园内自行车项目的运动氛围。

选材训练要讲科学

孩子同样需要人文关怀

在唐缨红看来,自行车是一项非常讲究科学训练、科学选材的项目,这点体现在她平日里的每处小细节之中。

在工作室门口的公告栏里,贴着每天详细的训练计划;在工作室里,也放着不少用来测量数据的仪器。“像这个gymaware,是我们用来测量弹跳滞空时间的仪器,只有数据化以后才能直观地看到运动员的进步。”此外,测量踏频、功率的单车仪器等放满了整个工作室。

除了训练外,科学选材也是唐缨红的一大法宝,也是她一直和工作室年轻教练员强调的重点。去年,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公开组)场地自行车男子团体竞速赛决赛中以44.080的成绩获得第一名的金智恒就是她2017年从学校中发掘出的苗子。

“发现金智恒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17年时恰逢自行车世界冠军、上海市自行车队运动员郭爽、黄丽到闵行区华漕学校办活动,和他们互动进行趣味慢骑比赛的时候就发现金智恒似乎很有天赋。”随后唐缨红将金智恒带回少体校进行测试,没想到没经过系统训练的金智恒就表现出不输许多老运动员的骑行功率。而金智恒入队后也不负唐缨红的期望,迅速成长为一名上海队的优秀自行车运动员。

训练、选材时讲科学、看数据,但生活时,她也时刻告诉年轻教练员们要讲人文关怀。“青少年运动员因为课余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训练、比赛上,所以他们更需要教练员的关心。”在唐缨红的工作室里,除了各种各样的训练器材,还放着不少自带“烟火气”的炊具、咖啡机,在训练间隙,她也会为队员们“开开小灶”,每逢队员生日时,她还会组织队内举办生日会。徐超、金智恒等从闵行走出去的队员,每当节假日有空,都会专程回来看看,与其说是师徒,唐缨红和他们之间更像是家人。

工作室成立已有两年时间,在唐缨红的努力下,人员组织也日趋完善,她对自己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我们不仅要为上海培养后备人才,更要培养能走向国际赛场的运动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