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不仅仅是一件衣服 场内场外都有戏 国奥队三连胜 破例并非因为魄力 冤家路窄
第A02版:专栏 2024-04-10

破例并非因为魄力

沈雷

沈雷

下周此时,巴黎奥运会男足资格赛业已开赛。自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男足项目设置U23年龄线以来,这是国奥队第八次冲击奥运门票——并不计算2008年北京奥运会,因为作为东道主自动入围,无需冲击——前七次资格赛历程,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

失败各有不同。分水岭便是北京奥运会。其前,中国国奥队尚有一战之力,每次都有机会,出局多少有遗憾之处;其后,国奥队早早就失去希望,失败只是走了一遍程序,输得如此理所应当,甚至让旁观者无法产生过多的情绪。

究其原因,或许差一点点运气,或许教练有一点点责任,但这些的占比终究微不足道,核心的问题之前在专栏里就已多次强调——“没人”。作为2008年奥运会适龄组,1985-1986和小一档的1987-1988两个年龄段在幼年时享受到专业青训体制最后的福利,关键的成长期又得到奥运会这个国家战略的保护,一旦当这两层外力悉数消失,中国球员资源储备便呈现断崖式崩盘。

这样的局面本在预料之中,只是谁也不知道探底的过程有多漫长。于是,此后的每届国奥队都在当时被赋予了“史上最差”的头衔。由成耀东率领的这支国奥队是不是谷底,现在还无法下结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实力和前景比起任何一支前辈队伍都更为逊色。这从全队有多达10位低龄球员就可窥一斑。

巴黎奥运会适龄组为2001-2002年龄段,当然,小一档的年龄段里的佼佼者也不是没有机会,就如同霍顿的国奥队一直有郑智和李彦(均出生于1980年,适龄为1977-1978年龄段)的一席之地,北京奥运会的中国队阵中则有蒿俊闵和崔鹏(均出生于1987年,适龄为1985-1986年龄段),但低龄组入选终究只是个别特例。这次几乎半个队均为低龄选手,甚至召入2005年的杜月徵和2006年的王钰栋这两位跃级球员,这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史无前例。破例的原因不是魄力,而是无奈——适龄组难堪重用,无论是联赛放养还是集训圈养,都看不到出成果的可能性,万般无奈,只能退而求其次,从低龄组里拔几根苗试试。

现实就在眼前,可以抛弃一切幻想。即便连晋级决赛圈都靠奇迹护佑,国奥队已经透支了运气。对于这支球队而言,进一球、拿1分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这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国字号球队征战亚洲级别赛事决赛圈的切实目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