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副总编辑 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在上海海港队与梅州客家队的补赛结束之后,2024中超联赛已经结束了半程之争。“沪上双雄”海港与申花独霸积分榜前两位,这或许是上海滩球迷最为高兴的事情,毕竟自从职业联赛起步至今,除了甲A年代后期曾有过上海滩两强争霸的局面,这是20来第一次再现这一格局。
上海滩双雄能够领跑今年的中超,一方面是得益于俱乐部的相对稳定,毕竟两家都是国企在背后支撑。当然,人员配置方面、教练员的选聘等,也确实起到了预期内的效果。另一方面,竞争对手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逐渐退化,某种程度上也是成全“双雄”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最典型的当然就是山东泰山,年初征战亚冠联赛时所展现出来的斗志与精神面貌似乎荡然无存。
不过,所有这些其实都不是笔者想要重点展开的。必须承认:后金元时代,整个中超联赛的战斗力在大幅度下滑。今年的中超联赛在全面恢复主客场制之后,各方面的热情在不断提升,但竞技水准在继续下滑。为此,中国足协年初已经调整了外援政策,五外援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算是减缓了这种下滑的幅度。所以,是不是应该进一步增加外援名额?这依然会引起各方面的讨论。只是,除了外援之外,笔者更想说的是,能否通过增加降级名额来刺激联赛的竞争性?
“优胜劣汰”,这是职业联赛或者说竞技体育的核心。除了争冠之外,将劣币驱逐出局,从而确保竞争舞台或平台的公正、公开以及公平的基础上,再能够令竞争平台进一步往上走。但至少今年上半程的中超联赛来看,一个趋势是:保级队伍的规模在进一步扩大。目前的积分榜上,除了上海双雄争冠外,恐怕从暂列第三的成都蓉城再到第六的浙江队,也就是争夺亚冠联赛席位。此后的所有队伍其实都是保级队伍,尤其是后面八支队伍即以15分排名第九位的青岛海牛队到“副班长”南通支云队,也就只有5分差距。
在这种情况下,其实通过增加降级的名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中超的竞争性。譬如,将现在的“2升2降”变成“3.5升3.5降”,倒数第四名与中甲第四名进行附加赛,以争夺下赛季另一个席位。而中甲和中乙联赛之间的升降级名额再进一步扩大,变成“4升4降”甚至是更大。利用这样的淘汰机制,就是让劣币尽快通过竞争机制被驱逐出去,让后面更有希望、相对更好的队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打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