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留德华”眼里的足球情怀
第A07版:欧洲杯 2024-06-26

“留德华”眼里的足球情怀

林龙

“留德华”是谁?他们都在做什么?

杜娟:重庆人。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硕士生,国际组织精英人才项目学员。因为校级合作项目而到慕尼黑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政治学专业。

聂若宜:上海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德语专业。因为浙江大学与慕尼黑大学本硕连读直通车项目而来到德国读书,德语教育专业。

黄奕杰: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国际课程中心德语项目学员。因狂热喜爱德国足球文化,向往国外留学经历,所以来到德国,就读慕尼黑工业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专业。

王茹:大连人。毕业于浙江大学广播电视专业,浙江大学国际组织精英人才项目学员。为了在专业上拓宽视野,进行跨文化研究,所以来到慕尼黑大学读书,管理学专业。

徐肖:乐山人。毕业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专业。因为毕业后更多人去美国留学,想另辟蹊径去看不一样的风景,所以来到德国慕尼黑工大求学,硕博毕业后,如今留校继续做科研并承担一些教学工作。

姝旎:上海人。毕业于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日耳曼语言文学系。因为喜欢欧洲文化,所以到德国继续深造。毕业后在一家中资企业驻德分公司工作,并担任交大德国校友会秘书长一职。

聂耳聪:武汉人。毕业于上海交大德语专业。从小就是德国球迷,在慕尼黑大学读书,目前博士在读,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专业。

严文邑:广州人。目前就读上海交大物理学本科,作为交换生,来慕尼黑工大学习一个学期。

刘瀚文:辽宁人。毕业于上海交大计算机专业。因为喜欢欧洲的自然风光,所以来到德国。目前就读于慕尼黑工大计算机专业硕士。

特派记者 林龙 发自德国慕尼黑

李媛是我20多年前在浙大德语中心学德语时的老师。我们当时用德语Frau Li来称呼她,直到今天依旧保持这个习惯。那时候Frau Li还年轻,刚怀上宝宝。如今20多年过去,当年的宝宝已是波恩大学就读的研究生,而Frau Li则成为了浙江大学德国文化研究所的所长。

2006年,在德国采访世界杯期间,和Frau Li有缘在柏林一聚。当时伊在柏林工大攻读博士学位。师生因德语而相识,又多年后在德国相见,多么美好的一段回忆!当听说我是因德语而德国再德国足球,并从工科转行至媒体,Frau Li震惊而更欣慰,这算是伊无数学生中的一个特例。虽未能实现科技报国的夙愿,但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也一直努力着。而这,正是“留德华”的宝贵价值。

“留德华”有宽泛的含义。不仅是正在德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像Frau Li或者我这样在德国读书但已回国工作的也都算是。此次去采访欧洲杯期间,和很多德国朋友、包括新认识的法国朋友聊天时都达成共识,两国交往,最重要的就是加深相互的了解才能同向共赢。这位工作于欧足联的法国人,也正是在德国留学而学会了德语,很明显他的德语水平比马克龙要正宗。对于中德两国来说,“留德华”其实一直都承负了这一历史重任。“留德华”不仅是来学习,更是传播文化乃至科技的桥梁。正如此次德国之行的感悟,中国在德国人心目中的画像,已不仅仅是美食,功夫,或乒乓球,多了电动汽车代表的高科技,以电子支付为代表的现代化生活,更有德国人越来越怀念的安全感。

2006年的世界杯在德国举行,我和Frau Li虽没能一起看球,但用德国猪手就德国啤酒的大快朵颐也毫不违和于世界杯的情境。这一次欧洲杯又在德国举行,感谢Frau Li的大力帮助,我有幸为“留德华”们记录了一场欧洲杯观赛记忆,更为欧洲杯增加了除场内广告之外的中国元素。在慕尼黑大学城Biergarten(啤酒馆)看球时,周边的德国人对我们无不兴致盎然。而当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时,表情中惊叹大于惊愕。中国足球现在还默默无闻,但中国球迷正在传遍世界,终有一天中国足球也会让他们惊叹的。

同样感谢的是上海交大位于慕尼黑的德国中心以及德国校友会,所以此次“留德华看欧洲杯”得以汇集浙大交大在慕尼黑工大或慕尼黑大学读书的优秀学子共同完成。作为中国工科大学的Top3,浙大和交大的学子承负了更多“制造强国”的重托。德国的大学、尤其工科院校一直都是世界最优秀的,毫不逊色于斯坦福或麻省理工等美国名校,只是因语言和体制原因而导致在英美主导的世界排名体系中不够亮眼。但正如这些“留德华”给自己的主要画像——“脚踏实地”,德国大学其实并不太在意所谓的排名,“留德华”们亦然。学到德国在科技上的长处,并为两国科技文化交流做出应有的贡献,足矣。

所看比赛是斯洛伐克1比0击败比利时的这场。比赛快结束的时候出现过一次VR介入的争议判罚,卢卡库为比利时扳平比分的进球因为队友奥彭达手球而被吹无效。当学文科的还在热议“no不no goal”时,学计算机专业和AI技术的“留德华”们则是用科学家的态度在讨论此次判罚所用到的芯片和智能技术,尤其是电视画面中出现球内植入的传感器所带来的电波图以做裁判证据的时候,谈得更热火朝天。交大浙大的“留德华”都骄傲地称自己学校的科研水平足以支撑这一新技术。而与此同时,旁边看球的他国球迷,支持比利时的很懊恼,支持斯洛伐克的很开心,而中立球迷则继续吃瓜。这一幕,或是任何一个欧洲杯赛场都领略不到的风景。

欧洲杯看得很愉快,“留德华”们也很兴奋。因为,这种和祖国直接连线的机会对于在德国奋斗的他们而言殊为难得。“GrüßGott,China! Beste Wünsche dem Vaterland!(你好,中国。给祖国献上最好的祝福)”是他们用慕尼黑特色德语的问候。

对于祖国的单独祝愿,每个人都是发自肺腑的诚挚。其中最好听的一句,也许能代表“留德华”的心声。那就是:遥遥领先!

东方体育:“留德华”画像是什么?

杜娟:淳朴,交际圈很小,更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聂若宜:勤俭持家。大家都非常节约,很多事情都更愿意自己做。

王茹:踏实。

黄奕杰:忙于学业,想早点毕业。

聂耳聪:和德国的气质很像,很实用,讲究实用主义。

严文邑:很勤劳,也很友好。

刘瀚文:很有探索精神。

徐肖:“留德华”相当辛苦,特别惨。因为,德国没啥好吃的,尤其我作为一个四川人,那真是朝思暮想啊,真想回国去吃好吃的。

姝旎:一腔热血来到欧洲留学,但是,大学三年将是你未来五年中最难忘的八年。

东方体育:对欧洲杯有何期待?谁会赢得冠军?以及金靴?

杜娟:对欧洲杯关注不多,但因为生活在德国,所以更希望德国夺冠。

聂若宜:我支持德国队夺冠,获金靴奖的是姆巴佩,因为他总是在最后时刻带领法国队进球。

王茹:希望德国夺冠。

黄奕杰:德国能夺冠,金靴属于维尔茨,或者穆夏拉。

聂耳聪:肯定是德国队,我希望德国队能走到最后,德国队新人维尔茨拿到金靴。

严文邑:我是法国和皇马的双料球迷。所以希望法国夺冠,姆巴佩赢得金靴。

刘瀚文:作为一个生活在慕尼黑的“留德华”,我支持德国夺冠。但金靴是姆巴佩的,因为他是很有冲劲的球员。

徐肖:本应支持德国,但他们一直以来表现不好。所以,我比较看好西班牙队。最佳射手的话,等淘汰赛的时候再看。

姝旎:希望德国夺冠,因为他们太久没有夺冠了。

东方体育:关注中国足球吗?对此次国家队比赛怎么看?

聂若宜:不是很关注中国足球,但是也知道了中国队依靠新加坡而进军了世界杯(应该是世预赛最后一轮)。国足的问题?我认为是国内的气氛没那么好。

黄奕杰:我一直关注中国足球,也看了这次的世预赛。为中国队的晋级感到开心。但中国足球一直在原地踏步,而其他国家却发展得很快。

聂耳聪:我是中国队球迷,此前看了国足晋级世预赛最后一轮的表现,很振奋。

严文邑:我比较关注老的男子国足以及现在的女足。最喜欢的射手是王霜。

刘瀚文:我最喜欢的球队是上海交大足球校队,最喜欢的中国球星是武磊,因为我觉得他代表我们中国人的风采。走出亚洲,拥抱世界。

徐肖:国足我一直在关注,但这次预选赛踢得真是一言难尽,好在惊险晋级。希望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能有好的表现。

姝旎:我爸爸、我哥哥、我舅舅都是球迷,但我不是。我只了解八万人体育场、虹口足球场,还有范志毅。

东方体育:最喜欢的中国球队。最喜欢的中国球星。

杜娟:对水上项目感兴趣,尤其是跳水。最喜欢全红婵。

聂若宜:最喜欢申花。因为我是上海人,从小就是看申花比赛长大的。最喜欢的球星是蒋圣龙,因为长得比较帅。另外,我也听说过,申花现在的主教练是俄罗斯人。

黄奕杰:我是浙江人,所以支持浙江队。

聂耳聪:最喜欢河南建业。因为我爸是河南人,小的时候他经常带我去看河南队的比赛。没有看过申花,但看过海港的比赛,当时是在八万人。

严文邑:国内没有特别喜欢的球队,虽然我知道申花和海港是上海的两支中超球队。

刘瀚文:和德国人没聊过中国足球,但聊过中国的F1,聊过中国车手周冠宇。

姝旎:最喜欢的球星是范志毅,因为他的脱口秀很好。最喜欢的球队是申花。

东方体育:和德国人聊中国足球吗?

杜娟:德国人似乎只对中国的乒乓球感兴趣,认为每个中国人打乒乓都很厉害。

聂若宜:从不和德国人聊中国足球,因为他们不感兴趣。他们唯一感兴趣的是羽毛球,还有乒乓球。

黄奕杰:很少和德国人聊中国足球,但会谈中国的功夫。

聂耳聪:我和德国人经常一起踢球,但很少聊中国的足球。最多也就聊中国的乒乓球。

严文邑:在一次旅行中和一群意大利人聊过中国足球,他们知道里皮曾执教过我们的国家队。

徐肖:很少和德国人聊足球,但会讨论乒乓球。在德国人看来,中国人打乒乓就像是功夫一样,每个人都特别好。

姝旎:没聊过足球,但聊过冬季项目。我的法国滑雪教练曾去中国为北京冬奥会项目的运动员做过培训。

东方体育:毕业后要回国发展吗?

杜娟:未来肯定回国,首先要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聂若宜:毕业后大概率要回国。因为我更喜欢国内的环境,而且我学的是德语,所以希望能回中国学以致用。

王茹:更喜欢国内生活,所以要回去,同时也希望能用所学知识,为跨文化发展做出贡献。

黄奕杰:毕业后,我会考虑去中国香港发展。

聂耳聪:肯定要回国。但希望能再过几年,等取得一些成果之后,找到合适时机再回去。

刘瀚文:我毕业后肯定要回国。饮水思源,爱国荣校——这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

徐肖:短期我要留在德国了,但长远打算还是希望能为中德科技、文化交流做点工作。

姝旎:目前定居慕尼黑,也会经常回国。

东方体育:给祖国的寄语。

杜娟:蒸蒸日上。

聂若宜:中国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中国学生在外的素质越来越好。

王茹:早日把中国文化传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黄奕杰: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走进德国,走向世界。

聂耳聪:中国美食,多多走进慕尼黑,走进德国。

严文邑:希望更多的中国企业走向全世界。

刘瀚文:国泰民安,繁荣昌盛。

徐肖:风雨无阻,一如既往地稳固前进。

姝旎:遥遥领先。

东方体育:给中国足球的寄语。

杜娟:逐梦成功。

聂若宜:中国的足球以及中国的球星能让全球更多人认识。

王茹:在我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国在世界杯夺冠。

黄奕杰:能培养出一位金球级别的球员。

聂耳聪:早日有中国球员走进安联球场。

严文邑:从娃娃抓起。从青训抓起。

刘瀚文:早日挺进世界杯。

徐肖:加油!给我们这些老球迷再来一些惊喜。

姝旎:遥遥领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