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13日 星期二
“小诸葛”蔡斌,曲折中不断向前
第A05版:2024巴黎奥运会特刊 2024-07-24

“小诸葛”蔡斌,曲折中不断向前

程超

“既然去了,还是要奔着最高的领奖台去努力、去冲击。话就放在这了,就努力(笑)。甭管我最后怎么样,但是我觉得这口气包括这个目标还是要定在这,我们就是要奔着最高领奖台去的。——李盈莹

“之前是年轻的岁数,现在不一样了,也是带了比较多的伤病,小时候肯定不会有太多伤病的困扰,打球就打球这种。我当然希望以一个特别好的状态或者说最好的状态去参加,我们希望的目标是取得最好的成绩。——朱婷

奥运会赛场,中国女排历来是中国三大球项目中成绩担当,自1984年首次站上奥运赛场以来,中国队收获颇丰,用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唤醒中华民族集体记忆,“女排精神”源远流长,今年,巴黎奥运会同样如此。上海共有两位优秀教练员和队员入选中国女排参赛大名单,分别是主教练蔡斌和副攻高意。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蔡斌1966年出生,今年58岁。1978年至1986年,先后进入上海市青少年体校、上海青年队和上海队。1989年进入国家队,1990年代表上海参加全国甲A联赛获冠军,1991年作为国家队成员在亚洲俱乐部赛中获冠军,1996年选择退役转型成为一名女排教练。担任上海女排主教练期间,带领队伍在全国甲A联赛中四次获得冠军。因其深厚的战术素养和卓越的执教能力闻名于国内排坛,外界称呼他为“小诸葛”。

2022年2月,蔡斌接手兵败东京后的中国女排,这是他第二次执教中国女排。与第一次在北京奥运会后接手中国女排形势有些相似,都面临着主力队员离开,队伍需要短时间内出成绩。但这一次的难度要比第一次时更大,东京奥运会到巴黎奥运会备战时间只有三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蔡斌毅然决然地接过女排教鞭,“我也知道很困难,作为从小练排球、打排球的人,在这个时候我会抛弃所有的个人利益,义无反顾地带领大家继续往前冲。”

正式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一职位后,蔡斌树立以袁心玥为队长,李盈莹为进攻核心,刁琳宇出任主二传,龚翔宇肩负起攻防两端串联责任的主力框架。确立了中国女排全面整体、快速多变的新一代战术风格。凭借这套阵容,中国女排在2023年世界女排联赛上取得亚军,亚运会取得冠军,逐渐走出东京奥运会的低谷。

正当人们对这支中国女排抱有更多期待之时,蔡斌身上的压力也与日俱增。去年9月,在宁波北仑举办的巴黎奥运会资格赛,中国女排在家门口未能第一时间拿到入场券。舆论瞬间将蔡斌推上风口浪尖,各种声音接踵而至,这促使蔡斌下定决心一定要让自己和中国女排变得更好。

当今年年初,蔡斌再度重回大众视线时,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他变瘦了不少。球迷纷纷猜测是不是因为带队压力太大导致身体状况不佳?蔡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做出了回应,宁波北仑奥资赛结束后,他通过日常自控,体重减掉十多公斤,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精力和体能更充沛,体能更充裕。“从2023年开始自己有意识地控制体重,感觉轻松了很多,要不然太胖会觉得累。”蔡斌通过身体上的变化,向外界和队员释放出了积极信号。

“既然我带了这支队,我就不想多强调困难。”蔡斌作为一个典型的上海男人,做得要比说得多,中国女排也从他刚接手时用人捉襟见肘到如今前往巴黎时集聚“老中青”三代球员,这是老队员的坚持,也是蔡斌的坚守。从王媛媛、吴梦洁等小将的快速成长,到朱婷、张常宁、丁霞等老将的回归,这中间的苦辣酸甜只有蔡斌自己心里知道。

如今,中国女排已经抵达巴黎,蔡斌和他的队员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抓紧时间进行最后冲刺,面对出线形势严峻的小组赛,蔡斌表示:“我们一路拼到现在,在最后的赛场上,能够放开自我,再大的困难我们要向前看,我们去拼一把。”

“意”飞冲天,坚持终会换来回报

7月22日,高意刚刚在法国巴黎过完了自己26岁生日。2020-2021赛季,1998年出生的高意转业来到地方队,成为上海女排的一员。她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与其他专业运动员七八岁就接触专项排球训练不同,13岁的高意才找到自己的“真爱”。“我父母都是体育工作者,本来想让我在跳高和篮球中选择一项,但我接触下来后都不是很喜欢。”高意介绍道,“一次偶然的机会,爸妈带我去游泳队见一个哥哥,正好路过排球场,就走进去参观了一下。”也许是磁场相吸,小高意进入排球场后摸着器械,斩钉截铁地对父亲说:“我想练排球。”

2010年前后,高意开始接触排球专业训练,起步比别人晚。当时,从技术层面来看她完全是一张“白纸”,但凭借出众的身体条件,高意被八一队选材教练看中并带去了北京。“那时候,我连身份证都还没有办,回到枣庄后,赶紧到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然后就去八一队报到了。”

“完全舍不得离开家”是高意独自远行,去到陌生城市的第一感受。回忆起那段排球起步之路,她笑着和记者讲述道:“因为想家,又从来没离开过父母,刚进队时基本上天天哭。以至于我妈对我说,要不先别练了,回来吧。后来,我想着还是再坚持一下吧。”这一坚持就是九年,直到2020年八一女排宣布解散。“当时,上海队向我伸出橄榄枝,我经过综合考虑后,觉得上海更适合我,这算是双向奔赴的结果。”最近的两个赛季女排国内联赛中,高意帮助上海女排取得两次亚军,面对实力强劲的天津女排,高意贡献了可圈可点的表现。

到上海女排之前,高意曾有过在国家队历练的经历。

从2017年3月首次入选国家队,到今年第一次出征奥运赛场,这条路高意整整走了七年的时间。今年女排世界联赛期间,高意存在感很“低”,当袁心玥和王媛媛稳居首发位置时,高意更多的时候出现在了替补席。长久地坚持让她实现从小以来的梦想——参加奥运会。

中国女排抵达巴黎时,正是高意26岁的生日。在人才济济的中国女排中,高意算不上是天才型球员,前有与她同一批的球员龚翔宇(1997年),已经是奥运会“三朝元老”,后有2002年出生的“希望之星”吴梦洁。与她们相比,高意显得不那么“出众”,但在集体项目中,总有人光芒万丈,也有人默默前行。

中国女排历届奥运会中,时常会有替补球员扮演“奇兵”的角色。高意在拦网技术上十分出色,精准的预判,灵活的移动,“盖帽”拦网更是她的拿手好戏。有理由相信,苦尽甘来的高意即使聚光灯不在自己身上照亮,她也会默默前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