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5日 星期一
人气烫手,实力烫金
第A09版:专题 2024-12-30
2024年度总结·热辣滚烫

人气烫手,实力烫金

程超

从2017年到2024年,八年时间里王楚钦和孙颖莎完成了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混双项目中金牌零的突破。2024年对于孙颖莎和王楚钦而言,无疑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还有一天,2024年即将翻过它的最后一页。这一年,因为奥运会的缘故,对于任何一支国字号队伍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年份。

当下,中国乒乓球队早已成为在各个层面都能够引发巨大讨论度的“顶流”。而在这支星光熠熠的队伍中,孙颖莎和王楚钦所组成的“莎头组合”,无疑是“顶流中的顶流”,他们用实力和默契,书写了一段段令人难忘的传奇。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从亚青赛到奥运会“莎头组合”八年磨一剑

从2017年到2024年,八年的时间里王楚钦和孙颖莎完成了中国乒乓球队在奥运会混双项目中金牌零的突破。“金牌零的突破”这个字眼,对于素来金牌如林、荣誉满载的中国乒乓球队而言,显得尤为“扎眼”。毕竟,在这个被誉为“国球”的运动项目中,国乒早已习惯了在各大国际赛事中摘金夺银,大包大揽。

然而,在奥运会混双这一特定项目上,中国乒乓球队却迟迟未能圆上金牌之梦,这无疑成为了全队上下的一块心病。乒乓球混双项目在东京奥运会首次“入奥”,由于每个协会只允许一对组合参加,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比赛的不确定性。

三年前的东京,许昕/刘诗雯3比4被日本组合水谷隼/伊藤美诚逆转,错失该项目奥运首金。自此,混双不仅成为中国乒乓球队的执念,也成为外协眼中夺取金牌的突破口。

巴黎奥运周期,国乒在混双上重点打造了“莎头组合”,二人技术互补、默契十足。单就默契和配合度来说,“莎头组合”可以说是奥运会16对组合中最好的一对,他们配对时间超过八年之久。

2017年7月,韩国芽山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王楚钦和孙颖莎首次搭档混双,就拿下冠军。两人当时并不熟,孙颖莎之前只是听说过王楚钦的名字,“他比我进国家队早一些,而且他是左手,我是右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吧。”之后,王楚钦/孙颖莎从亚青赛打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青奥会,又从雅加达亚运会打到了杭州亚运会,更是早早锁定了一个巴黎奥运席位。

过去几年,王楚钦/孙颖莎世界排名长时间稳定在第一位,并斩获休斯敦世乒赛、德班世乒赛、雅加达亚运会、杭州亚运会,以及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新加坡大满贯、沙特大满贯等大赛冠军。

回望“莎头组合”奥运会夺冠之路,崎岖中带着坚定。除了首轮轻取埃及组合阿萨尔/梅谢芙外,“莎头组合”在后面三轮比赛中都遇到了挑战。四分之一决赛,他们4比2逆转中国台北组合林昀儒/陈思羽。半决赛,他们4比2战胜韩国组合林钟勋/申裕斌。

决赛中,“莎头组合”迎来本次赛事最大“黑马”——朝鲜组合李正植/金琴英,后者首轮4比1掀翻“二号种子”日本组合张本智和/早田希娜,次轮4比1击败瑞典组合卡尔森/卡尔伯格,半决赛与中国香港组合黄镇廷/杜凯琹缠斗七局,最终4比3险胜。

王楚钦/孙颖莎和对手鏖战六局,最终4比2拿下比赛,成就国乒在奥运会混双项目中金牌零的突破。这枚金牌背后,是王楚钦和孙颖莎过去三年的努力。为了得到混双金牌,王楚钦甚至表示“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日常训练中,他把百分之八九十的精力都放在了混双,身兼三项的他只有把混双的训练全部练完,才会练习单打和男双。同时,他也在不断“压榨”自己,从早六练到晚十的训练强度,王楚钦已经保持了两年。

同样身兼三项的孙颖莎在备战过程中也不断给自己加压:“只有平时给自己施加的压力超越奥运会对手带来的压力,我们俩才能在奥运赛场上习惯和适应。”

巴黎留下的遗憾需要时间来抚平

夏季的南巴黎竞技场,对于王楚钦和孙颖莎而言,是一个承载着复杂情感与深刻记忆的地方。这里既是他们携手并肩、创造不朽神话之地,也是他们在追求个人荣耀的道路上,品尝到挫折与遗憾的伤心之所。

混双夺冠后,王楚钦的球拍被奥运赛场中的摄影师意外踩断,时隔一日王楚钦重新披挂上阵出战男单比赛,他以2比4爆冷不敌瑞典选手莫雷高德,无缘男单第三轮。尽管在随后的团体赛中,王楚钦与马龙、樊振东携手作战,凭借着整体实力,顺利拿下了团体冠军,为中国乒乓球队再次捍卫了荣誉,但个人赛场上的失利,仍然在王楚钦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奥运会男单折戟之后,王楚钦新周期里比赛成绩并不理想。作为世界头号选手,他五次在单打赛场输球,且四次输给排名相差较大的外协会选手。分别是在10月进行的WTT中国大满贯输给世界排名第50位的丹麦选手林德,亚锦赛男团首秀不敌14岁伊朗小将,亚锦赛男单1/4决赛不敌18岁韩国新秀吴晙诚,WTT法兰克福冠军次轮不敌卡尔伯格。

外界对王楚钦质疑的声音此起彼伏,“最水世界第一”质疑声四起,有人讨论WTT的排名规则导致球员可以靠长期参赛刷分迅速实现排名上升,也更容易“造星”;有人认为王楚钦还从未拿过三大赛(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男单冠军,世界第一名不副实。

舆论如洪水猛兽般冲击着王楚钦,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将他彻底击倒。低迷几个月后,王楚钦终于在WTT福冈总决赛上迎来触底反弹。他先是在四分之一决赛中,以4比0战胜奥运会男单亚军莫雷加德,为自己实现了复仇,晋级四强。后者正是三个多月前,将王楚钦挡在奥运会十六强之外的选手。决赛中,面对势头正盛的日本选手张本智和,王楚钦同样直落四局战胜对手,再次夺得总决赛男单冠军,实现了三连冠。这也是他自WTT沙特大满贯赛以来,时隔六个月再夺国际比赛单打冠军。

王楚钦赛后感慨说:“2024年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有好有坏,但很庆幸能在最后比出3(三连冠)的手势。刚拿到世界第一的排名很开心,但取得后我就不在意这个排名了,而是专注比赛。2024年结束了,希望2025年我能变得更好。”

搭档孙颖莎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恢复期。8月初进行的巴黎奥运会女单决赛,重演了东京奥运会的剧本。三年前,孙颖莎在东京奥运会的女单决赛中2比4不敌陈梦。三年后,依旧是奥运会女单决赛,同样的比分,陈梦再一次战胜了孙颖莎。在外界近乎一边倒的关注与期待中,孙颖莎未能如愿以偿地迈过挡在自己大满贯梦想前的这道坎。

赛后接受采访,孙颖莎表示:“我觉得老天是公平的,不想让我觉得自己已经很强大,而是要让我再去积累和沉淀。肯定会有遗憾,但这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自己虽然不算很年轻,但希望自己未来还有机会。我也会好好规划未来的四年,希望洛杉矶奥运会自己能有机会再冲击金牌。”

巴黎周期结束,步入洛杉矶周期,孙颖莎堪称“劳模”——国际比赛保持着极高的出勤率。然而,即便是再精密、再涌动的机器,在长时间连续运转后,也会面临故障和磨损,更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类。孙颖莎虽然拥有着超乎常人的体能与意志力,但长期的高强度参赛和随之而来的繁忙商务活动,还是给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心压力。

在年度收官战的福冈WTT年度总决赛上,这种身心的疲惫与压力得到了直观的体现。孙颖莎在女单首轮以2比3不敌陈幸同而无缘八强。前一日,她搭档王艺迪不敌日本女双组合佐藤瞳/桥本帆乃香,女单失利使得孙颖莎在两条战线均遭遇一轮游,提前结束福冈之行。

来不及收拾心情,孙颖莎马不停蹄地赶往成都,随国乒参加本年度最后一项国际赛事混合团体世界杯。单打和混双双线作战,孙颖莎找回状态的同时,也和王楚钦在奥运会后首次合体搭档混双。历经洗礼后,“莎头组合”成长明显,在团体大赛中他们依然是国乒最稳定的得分点。

中国人常有一种传统观念,认为在本命年里,个体往往会遭遇较多的挑战与波折,需要经历大风大浪的磨练,以此来砥砺心性,增长智慧与韧性。2000年出生的孙颖莎和王楚钦,今年正值他们生命中的第二个本命年,对于这两位年轻的运动员来说,本命年的挑战或许正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完成历史重任后“莎头组合”将各自追梦

巴黎奥运会夺得混双金牌,王楚钦和孙颖莎完成了历史重任。洛杉矶周期,国乒正面临着新老交替,小将蒯曼/林诗栋接过前辈混双大旗,“莎头组合”也各自将重心转移到了单打赛场。孙颖莎和王楚钦在巴黎奥运会单打赛场都留下了遗憾,新周期里都有自己的单打奥运冠军梦要追,理应更专注于单打。孙颖莎在接连出战中国大满贯和亚锦赛后露出疲态,也从侧面证明了随着“莎头组合”年龄渐长,兼顾单双打会出现互相影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更年轻的“动漫组合”混双排名已升至世界第一,他俩接班顺理成章。

从出道时的青春风暴到未来的顶峰相见,2024年对于孙颖莎和王楚钦而言,无疑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这一年,他们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诸多起伏,有过喜悦的高光时刻,也有过痛楚的低谷岁月,正如万河归海,最终汇聚成他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新年伊始,当冬日的严寒逐渐消散,春天的脚步悄然而至,孙颖莎和王楚钦也将带着新的希望与梦想,再度踏上征程。祝愿他们能在单打赛场顶峰相见!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