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在老特拉福德球场东侧广场,一尊三人雕塑是曼联朝圣者们的打卡必到之处。丹尼斯·劳、博比·查尔顿和乔治·贝斯特面向球场并肩而站,居中的劳高举右臂,做出他庆祝进球的标志性动作。
而在数十米外的老特拉福德球场檐下,马特·巴斯比爵士的单人雕像,正笑眯眯地望着自己的三位爱徒。
正是这四人,在上世纪60年代共同开创了曼联第一个辉煌时代;也正是从那时候起,“红魔”在全欧洲的范围内建立起声誉。
博比·查尔顿、丹尼斯·劳和乔治·贝斯特一同被称为“曼联三圣”(the United Trinity)。一位英格兰人、一位苏格兰人、一位北爱尔兰人,三人在场上是默契搭档,在场下是私交密友,贝斯特去世前,查尔顿和劳是最后同他见面之人,这或许是the United Kingdom最好的诠释。至于Trinity,虽然足球世界有过太多三人组合——诸如三驾马车、三剑客、3R、MSN、BBC……不胜枚举——但同一组合在同队效力时都拿过金球奖,确实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博比·查尔顿是“巴斯比男孩”的一员,更是带着曼联走出慕尼黑空难的象征球员。三人中最年轻的乔治·贝斯特是曼联青训营新一代杰出产品,他横空出世让人淡忘了在慕尼黑罹难的邓肯·爱德华兹,标志着曼联开始真正地重生。而丹尼斯·劳最为特别,他非但不是根红苗正,甚至可谓带着“出身问题”。
丹尼斯·劳效力的第一家英格兰顶级联赛俱乐部正是“吵闹的邻居”曼城,他在那里真正打出名堂。在都灵暂居一年后,劳才被曼联招募。更戏剧性的是,丹尼斯·劳1973年与曼联分手后,仍是曼城接纳了他;而他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球,是在老特拉福德的曼彻斯特德比用脚后跟打入绝杀球——劳没有做出任何庆祝动作,他目送曼联降级(虽然无论这场比赛结果如何,曼联都会降级),低着头离开了自己最熟悉的老特拉福德。
这或许才是丹尼斯·劳最为特殊之处。他深受蓝月亮球迷的欢迎,而红魔拥趸对他的爱也没有少去一分,即使史册上永远写下了那最后一球,丹尼斯·劳永远都是“斯特雷特福德看台之王”(即曼联死忠所在的西看台,那里有一尊劳的个人雕像)。这很可能也是远古时代足球才独有的动人故事:没有太多的舆论炒作,没有互联网的“茧房效应”,没有非爱即恨的简单思维,你用能力和真诚可以征服所有人。
1月17日,丹尼斯·劳在与阿尔茨海默症“做了艰苦的斗争”后与世长辞,享年84岁。2005年11月25日,乔治·贝斯特先走一步;2023年10月11日,博比·查尔顿告别人间。“曼联三圣”天堂相遇,这段佳话永远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