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8日 星期五
王治郅:禁止队员吃饭看手机
第A10版:CBA 2025-03-07
名宿集体痛批中国男篮现状,这个问题最严重——

王治郅:禁止队员吃饭看手机

薛思佳

2024-2025赛季,是CBA联赛的第30个赛季。在这个具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CBA的全明星赛也用“致敬”与“传承”给球迷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全明星周末期间,30年驰骋赛场的“黄金一代”与吉林男篮名宿之间进行了一场元老赛,球场之外各位曾经在中国篮坛赫赫有名的名宿也对如今处于低谷中的中国男篮,各自表达了看法。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薛思佳

熟悉的“三威胁”动作,熟悉的中距离投篮,熟悉的庆祝动作,出现在元老赛的王治郅,从球场上奔跑的身影,到连贯的技术动作,一时间让不少球迷穿梭时光隧道,回到了“军沪大战”的年代。

尽管曾经的“追风少年”不再以球员的身份出现在赛场,但退役之后的王治郅并没有离开篮球,他先是转型成为了八一男篮的主教练,如今又在中国男篮辅佐郭士强,帮助杨瀚森、余嘉豪等年轻球员成长。而对于如今中国男篮的现状,王治郅也是痛心疾首,“我们都是做球员的,我们最后比的不是你的流量,不是你挣多少钱,不是你的发型,不是你的这些外在东西。”王治郅说道,“我们比的是关键时刻你能不能把球打进去,能不能带领这支球队取得胜利,能不能带领中国男篮重回亚洲之巅,能够进奥运会,或者在奥运会上赢两场球。这是核心的,就看你要什么了。”

在转型成为教练的日子里,王治郅有着自己的管理方式,“每个队员一到喝水就看手机,系个鞋带看个手机,后来我直接管总政治部借了两个手机屏蔽器。只要一训练,这个体育馆里没有任何信号,我不看,你也别看。你就踏踏实实给我练这两个小时,等练完了你再看手机。”据王治郅透露,他把这个规矩同样带到了中国男篮,“现在在国家队也是,吃饭的时候不许看手机,让他们这些孩子有个交流,毕竟我们从事的是一个团体运动。”

在王治郅看来,手机最大的危害在于让人与人之间缺少交流,而这在团队运动中是非常致命的一件事情,“以前我和姚明一块儿打球,我一个眼神就能告诉他,这个球应该下顺了,完全不用喊。”王治郅说道,“但现在我们的队员都没有交流,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不是说手机不好,但有时候需要把手机放下,干一些自己更专注的事情。如果你喜欢有手机的日子,那就去过别的日子。”

巩晓彬:中国男篮没有自己的风格

被称为“逍遥王”的巩晓彬,同样出现在了全明星周末元老赛的现场,一向有话直说、直言不讳的他同样指出了中国男篮从风格到技战术方面的软肋。

在巩晓彬看来,中国男篮相较于以往,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我们一会儿学美国,一会儿学欧洲,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以前我们打的是‘小快灵’,后来是‘快准灵’,球队的标签都很明显。但现在有时候是美式打法,有时候又回过头来去学欧洲。”

除了风格之外,巩晓彬认为球员们从小被灌输的打球理念也出现了偏差,“现在的队员身体素质都要比我们好,但大家都更愿意进攻,没有人愿意干脏活累活,打内线都怕受伤,都选择在外面投三分。”

和王治郅一样,巩晓彬退役后同样走上了主教练的岗位,执教风格以严厉毒辣而著称,贡献了不少“名场面”,同时也对中国男篮如今的现状有着自己的见解,“我们现在国内的张镇麟、杜润旺,2米07的身高打三号位,碰到矮个防守人不会打低位,就是在外面持球突破,不会打自己的强项。我觉得球员要掌握更多技术。原来我们那些锋线,身高接近2米,技术非常全面,内线可以攻,外线可以投,这种球员打到后卫都可以。”巩晓彬坦言如今的球员除了技术能力相对比较单一之外,在球场上的应变能力也比较欠缺,“我执教的时候就感觉这批队员心理承受压力方面不行,在场上就是看教练。原来我们打球的时候,教练布置完了,在场上就是靠个人应变,现在球员在场上不知道怎么处理,都是看教练,还是要学会更加聪明地去打球。”

朱芳雨三分年轻人汗颜

在全明星周末的活动中,朱芳雨搭档徐杰,与张庆鹏搭档赵睿,进行了一场三分大赛,其中久疏战阵的朱芳雨投出了13中11的表现,如此之高的表现无疑让坐在场下的年轻队员“如坐针毡”,不少球迷都直呼如今CBA联赛中95%的国内球员,投篮都远不及退役八年之久的朱芳雨,“我这三分投得还行吧?你们以后能不能别老说我吃烧烤、玩手机了。”朱芳雨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道。

事实上,对于年轻一代球员的训练标准,中国篮协副主席、中国女篮主帅宫鲁鸣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就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就投篮这一项,我们现在的国家队球员跟当年的完全比不了。如果你在技能、体能和战术素养层面都不能超越老一代运动员,比赛成绩怎么可能超过?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据宫鲁鸣透露,现如今中国男篮的几位内线球员卧推力量没有人能够超过100公斤,而这样的力量水准,在激烈对抗的国际比赛中,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篮球是对抗性项目,如果没有力量做支撑,不可能在高强度对抗下去稳定发挥技术。我们总是想玩些技巧,那都是不着边际的事儿。”宫鲁鸣特意拿杨瀚森进行举例,“王治郅在不同场合跟他有过交流,别以为自己还是个小孩子,大致在19岁的时候已经进入世界前八了,不知道杨瀚森自己有没有这个意识和动力。”

对于杨瀚森未来的发展,宫鲁鸣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是力量,必须达到140公斤以上,否则去了NBA也是挨打,另外一个就是转换速度,技术上也要更加全面。杨瀚森有自己的优势,打球比较聪明,年纪也小,我们希望他沿着一条正确的路去提高自己,他的进步对于中国篮球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宫鲁鸣表示如今国内的篮球环境更像是一个“温床”,因此从他自己到整个中国篮协都在鼓励年轻球员要走出去,“我们现在‘请进来’的太多,‘走出去’的太少,所以我们尽可能地在鼓励他们去到更高水平联赛去发展。”

刘玉栋:国家队缺练,个个是软骨头

与王治郅同时期在八一男篮效力的刘玉栋,同样出席了全明星周末的活动,在之前接受采访时,他就曾表达过自己对于新一代中国男篮的态度,“现在这帮国家队的球员,我一个都不喜欢,说实话是因为我觉得他们不够努力,条件这么好不肯努力,上去打比赛个个都是软骨头,一点精气神都没有,我不喜欢他们。”

被称为“战神”的刘玉栋,曾坦言自己的追求是为国争光,荣誉至上,“我从来都没体会过没伤病打球是什么样的感受,不过痛苦也都是暂时的,人讲追求和信仰。我可以为了一场比赛,献出自己的生命,我觉得那是死得光荣。”刘玉栋表示自己知道现在的球员,没人敢说没人敢碰,但是他们在场上的表现,让同行真的接受不了,“那时候基本上每天要投200个-300个,我会加练500个-1000个,然后用实心球去投三分,现在的球员为何到了世界赛场不行,说白了就是缺练。”

对于中国男篮的现状,刘玉栋同样也提到了大环境的问题,“不是说你身价多高让我们去尊重,现在他们的训练环境和训练水平都变味了,可能是经济利用空间更大了,这是大环境所带来的结果。”在刘玉栋看来,现在的大环境不是很好,每个人都很急功近利地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从而忽略了集体利益。“老百姓尊重你是因为你自己做到了极致,但现在这些东西传承了一半,没了。拿这么多钱,你要担当!你如果没有担当,就不配享受这么高的荣誉和价值,你必须要去战斗!都缩手缩脚,不像一个男人在战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