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ATP和WTA的网球大师们,再度“造反”。
除了莱巴金娜外,网坛男女前十球员,联名去信四大满贯,要求增加奖金和球员的话语权,称这是“直接影响我们的决定”。4月23日开始的马德里赛期间,球员们将和四大满贯的代表,好好谈一谈。
球员要奖金,不是第一次,但是前十联手施压实属罕见。把他们逼急的,主要是四大满贯过于垄断,连最年轻的澳网都有120岁“高龄”,仅凭这一点,这些赛事在网坛就有足够的呼风唤雨地位。拥有举办为期两到三周赛事的软件、硬件,更是难以取代的加分项。
正因如此,四大满贯掌握了更多话语权,削弱了球员们发声的力量。通常,四大满贯总会给人留下“钱多赛程长”的印象,而实际上球员们“钱少事多”的感觉,或许正与此相反。
以澳网为例,其所有者和主办方澳大利亚网球协会每年仅拿出总收入的15%至20%作为澳网的总奖金,法网、温网、美网的奖金占比也基本类似。
今年澳网的总奖金,高达5900万美元,比去年多出620万美元。2024年,美网创下网球历史上最大的奖金总额,就算首轮游,也能有10万美元的奖金,参加资格赛有2.5万美元。
看上去,好像大满贯们都已经尽力了。根据各国网协的说法,自己是一个非盈利组织,每年需要投入数亿美元资助本国青少年网球发展、其他利润较低的赛事等,比照顾参加大满贯的球员要累得多。大满贯期间,还需要照顾球员住宿、旅行、餐饮等。
但这个说法,其实是矛盾的。如果真有难处,一个非盈利组织,不会只想着怎么盈利。况且,资助年轻球员等的成本,不应该转嫁到参加大满贯球员的身上。这些奖金增幅的数据,都是“以增长说增长”,没有说明球员奖金和利润的占比,这也正是主办方“秘而不宣”的痛点。和巡回赛相比,大满贯的数据都上不了台面,更何况整个体育界。
根据ATP和WTA巡回赛的收入分成比例,球员估计奖金分成比例在25%,巡回赛方面则认为在40%,不论哪个数据都远超大满贯的15%至20%。网球之外,美国多项职业联盟,包括NHL、NBA、MLB等,奖金分配比例都在50%左右。
因此,ATP和WTA的前十们,搞出了这次“造反”,本质是为了推动大满贯进一步照顾到所有人,尤其是低排名球员的福祉。按照四大满贯坚持己见、只报喜的特点,球员们的维权之路或许还很长,但迈出这一步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