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超
在巴黎奥运周期收官、洛杉矶奥运备战起步的关键节点,中国乒乓球协会主席更迭,既暗含危机意识,亦释放出改革信号。这一调整不仅是领导层的“新老交替”,更标志着中国乒乓球在洛杉矶奥运周期迈入战略转型的关键阶段。面对奥运项目改革、新秀培养压力及国际竞争格局变化,王励勤如何破局?国乒能否延续“金牌之师”的荣耀?樊振东何时回归赛场?这些问题成为舆论焦点。
中国乒协主席每一次更换,都伴随着“守成”与“求变”的博弈。蔡振华时代建立举国体制,刘国梁时期推动市场化尝试,如今王励勤面临的课题更为复杂:既要维持大赛金牌的“基本盘”,又需在职业化、商业化层面破局。
王励勤是接替刘国梁最合适的人选,他业务能力突出。退役后的王励勤,并未远离乒乓球事业。但与王皓、马琳“打而优则教”不同的是,王励勤没有从事过教练员工作,而是在上海的体育行政部门任职了13年。在上海期间,王励勤交出来一份满分答卷。2017年天津全运会,时任上海乒羽中心主任的王励勤,率领上海男乒时隔52年再夺全运会男团冠军。2022年,樊振东被引进上海,“操盘手”正是王励勤。巴黎奥运周期,王励勤担任上海市竞技体育训练管理中心主任,上海运动员获得6金4银3铜,超越上届东京奥运会的5金4银2铜,创下历届奥运会参赛最好成绩。
另一方面,王励勤从运动员到官员,口碑一直不错,是踏踏实实干事的人。为人谦逊,眼光独到,大局观强,这些优点有望能让当下过于火爆的乒乓球项目,适当地“减速刹车”,将更多注意力转移到赛场本身。
历史反复证明,国乒的辉煌从来不是某个人的功劳,而是一套不断进化的系统在支撑。王励勤上任,既是传承,更是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