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雷
从中超第3轮客战武汉三镇上半时伤停补时迎来自己的职业联赛处子球,到第12轮对山东泰山梅开二度,王钰栋在不到800分钟出场时间里已打入八个中超进球,也暂时登上了射手榜头把交椅。这无疑令众多国内媒体和球迷感到兴奋。
年初折戟U20亚洲杯的国青队里,已有多人近期在中超赛场表现抢眼,王钰栋是其中的佼佼者。2023赛季,16岁9个月时初登中超赛场;2024赛季后半程,联赛出场超过10次;再到本赛季,在主力阵容站稳脚跟,成为最出色的本土射手之一,并已代表国足出场——王钰栋近三年的发展稳步向前,除了在今年的“布彭扎事件”中遭遇了舆论压力,可谓一帆风顺。
中国足球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王钰栋这样一鸣惊人的弱冠少年了,难能可贵的是,国青队这个年龄段出产多位正在中超赛场证明自己的年轻人。他们是中国足球大力投资青训结出的第一批成果,也是未来最宝贵的财富。毫无疑问,在今年全运会之后,王钰栋及其能在中超站稳脚跟的队友们理应考虑一个更远大的目标——能否尽早找到机会挑战欧洲联赛,这是最大化提升自身能力的舞台,在如今这个年龄也有着最大的可塑性。
留洋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在世纪之交,曾先后有多位中国球员在五大联赛或欧洲二级联赛站稳脚跟,但在蒿俊闵离开沙尔克04后的近15年里,只有武磊一人在欧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其中既有中国球员整体能力的退化,也有国内金元足球盛行,球员闯荡欧洲在个人经济方面反而是一笔“亏本买卖”。
漫长的空白期,导致中国球员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重新“开荒”欧洲。王钰栋及其队友将成为先行者,这就意味着很可能要冒更大的风险。留在国内一定是一个更安全、性价比更高的选择,但实现梦想需要有冒险精神。愿意冒险的同时,留洋也必须是经过严密推演和计算后的选择。去什么样的联赛,去哪个档次的球队,都需要王钰栋们和自己的团队耐心地与潜在的俱乐部交涉。
舆论也应该放低期待——中国球员还没有五大联赛一步到位的实力,或者说,缺少日韩球员那种信誉度的保证。从更低级别联赛起步,这是务实的选择。无论是球员还是舆论,仍需要做好面临困难的低潮期准备。春天已经近了,但仍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