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爱平
本月26日,贵州榕江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峰流量达11260立方米/秒,道路水淹至二楼,城区一片汪洋。
榕江县是“村超”重要赛场,球场在短短10分钟内被洪水吞没,水深达2米,偌大的球场宛如巨大的泳池,球场人造草坪被掀毁,大屏幕等设施严重受损。两天后洪水稍退,但见球场布满60厘米厚的淤泥,成为一片泥泞废墟。望着昔日人潮涌动,喊声如雷,球员奋勇争先的球场变成如此景象,百姓无不痛心。
在洪水到来前其实还有一场比赛,但是洪水猛涨,险情迫在眉睫,比赛被迫改地。不料洪水紧随其后步步紧逼,比赛不得不再次延期,可见这洪水之凶猛。
在大洪水中,“村超”展示了非同一般的凝聚力和号召力。足球队长杨亚江带领球员、拉拉队成员和比赛解说员迅速投入清理淤泥,并组织志愿者将受损的设备搬运到安全地带。
当地侗族球员李明,家里房屋被淹,却仍然坚持参与球场清淤,带着村民用铁锹和水泵清理积水,连续三天三夜。他说:“‘村超’是我们大家的,球场没了,但我们的心在。”
没想到的是,火热的“村超”不仅在足球运动上给当地的村民带来愉悦,遭受大灾后,也给灾民带来精神力量。
贵州的“村超”自从诞生起,就给这片往日闭塞的山区带来了生机。据报道,到2024年,仅榕江县,“村超”就吸引了游客107.3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41亿元,其经济与文化影响力也很可能为灾后重建带来潜在资源。
一个由过气球员、大学生、快递员和各种职业的当地人组织起来的“村超”,完全登不上中国各级联赛的台面,但是他们却获得了不同凡响的声誉。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将“村超”视作是自己的比赛,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珍爱,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都是“股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种精神,在我们的职业联赛中不多见的。
在职业联赛中,我们看到更多的,仅是将比赛作为获取高价的商品,鲜有对职业的热爱和尊重。一原国脚说,现在球员一年500万收入太少了,还不够养家,而据我所知,日本J联赛职业球员的平均年收入约为200万人民币,韩国K联赛球员的平均年收入还不到200万人民币。相比之下,中超球员的收入显然要高于日、韩,但是水平如何呢?
正在与洪水抗争的“村超”草根球员展示了他们对足球的热爱,那是发自内心的爱,值得我们所有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