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润宇
147年后,温网做出了改变。
今年,温网将首次取消司线,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分析系统。根据全英俱乐部首席执行官博尔顿的说法,经过长时间考虑和咨询,做出了这一决定,人工智能技术已足够成熟,且能够推动裁判工作的准确性,提高运动员的比赛体验。另一面是,这将使得约300名司线员失业。
随着网球的发展,完全靠人工司线出现过各种问题:司线被球员误伤、判罚出错等。但电子线审和人工司线一样,只能提高,无法完全确保准确率。从比赛本身而言,提高准确率的确重要,但从网球这项运动的发展史来看,司线、球童等长期以来都是比赛的一部分。取消这些部分,也许能精简比赛,但同时让比赛少了些人情味,多了些目的性。
如今,连四大满贯中历史最悠久的温网都做出了改变,或许是网球往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但至于这样的变革能否真正达到目的,并不是靠赛事做出改变就能解决的问题。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利用其优势是顺风而上。目前,除了红土的法网,另外三项大满贯赛事都将采用电子线审。从技术的角度看,这能够减少争议,提高比赛透明度,比赛节奏也会更快。
但从赛事监管的角度来看,是否已经做好准备拥抱这种变化?如果技术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又会怎么样?更绝对一点看,如果技术取代一切,是否连主裁都可以被替代,只需要人工智能来监管场上情况?答案当然是有可能的,但问题是,技术也存在被滥用、易受到外界影响等可能。仅仅靠技术推动取代人类,并不完全可靠。
不论是足球界的VAR,还是网球的鹰眼、电子线审,关键在于,如何利用技术,让技术更有说服力?完全依赖技术,又是否可行?VAR技术至今都会引发判罚争议,电子线审也并非完全正确,和人相比准确率更高,并不意味着人就该被完全取代。说到底,技术只能辅助人类,无法取代。完全依靠技术,并不明智。
应该明确的一点是,技术发展离不开人,人也离不开利用技术,在体育中用好技术,不能没有人的把关。如果是司线使用电子辅助设备,更高效地判罚,或许是体育利用技术的发展方向。
体育中的人工和技术,或许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需要相辅相成,而非非黑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