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场赢下深圳新鹏城后,上海海港迎来一周假期。但有关外援调整的话题,已经被讨论了近三周,究竟在二次转会窗口内要如何调整?是否调整?调整哪个位置?一连串的悬念有待解开。鉴于球队目前人员配置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可以有几种不同方案可供考虑。 首席记者 刘闻超 采访整理
【教练朱炯】·首先要解决整体性问题
因为曾经执教申花梯队像朱宝杰他们这一拨1989届球员的关系,我对于海港队中许多1989-1990年龄段的球员还是比较了解的。当年在徐指导麾下,他们形成了抢逼围、跑动接应、踢整体足球的风格。随着上港集团的加入,在引进诸多强力外援、带来整体成绩提升的同时,也打乱了球队原有的风格体系,球队过分依赖外援的发挥,像武磊这样出色的球员,在之后也慢慢转型成为了完成最后一击的球员。
这种情况下,球队今年突然一下子失去了奥斯卡、巴尔加斯这些球员,一支球队要重新建立进攻体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所以海港目前面临这些问题是很正常的。维塔尔与奥斯卡没有可比性,中前场的李新翔、蒯纪闻都是很有能力很有未来的球员,但如果要把进攻组织体系的重任放在他们身上有些勉为其难了,海港的控制力虽然还在,但无法和去年相比,球队需要更多磨合。
还有一点给我感觉是球队进攻端爆点不够,上个赛季李帅和王振澳两名边后卫进攻特点鲜明,今年在这两个点上因为伤病和人员重组的关系,进攻不够犀利,海港原有的体系被打破了。两名外援前锋中,古斯塔沃战术能力强,在场上积极主动;莱昂纳多把握机会能力出色,但是创造能力不够,在进攻端缺少体系和爆点的情况下,球队的进攻容易给人拧巴的感觉。这些需要时间去产生化学反应。
我一直和自己的队员说,可以观察一下申花路易斯的比赛风格,他其实也并不具备特别强的组织能力,但是作为前场一个支点,在把球回传后,他只做一件事就是冲击禁区,因为他的身后有许多能创造机会的球员,比如特谢拉、吴曦、高天意等。一支球队的进攻究竟要从哪些方面入手?是边路传中、肋部直塞?这些都不是一个人能解决、能决定的问题,尤其是现在没有超级外援的情况下。对球队来说,首先要搞清楚球队的特长在哪里,建立固定套路,让球队有足够创造性,这其实是考验教练能力的。
有了相应的整体套路后,可以让队员在场上去应变,而不是一直靠个人能力来决定比赛。海港目前的问题就是控制能力不够强,或者说至少是不够稳定。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外援可能换谁都可以,因为在没有像奥斯卡这样的外援情况下,不可能简单地通过换一个人就解决所有问题,所以还是要给球队时间、给穆斯卡特时间,也可能哪怕不换的情况下,下半赛季通过磨合球队能够越来越稳定、越来越整体,这种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记者俞炯】·首先引进一名前腰
关于海港外援的问题,我觉得从每个球员的个体来说,应该说还是打出了自己的身价,也不能说发挥真的有多么糟糕。包括莱昂纳多和古斯塔沃,他们两个人本赛季半程的数据和上赛季相比并没有什么下滑,包括如萨也是一样,他今年还承担了更多的进攻任务。还有租借来的边锋加布里埃尔,就50万欧元的身价,我觉得已经打出了超出他身价的水平,在不少比赛中他和巴尔加斯相比,可能也就是逆足能力不够强,可以说是海港进攻上的一个重要爆点。
其实对于维塔尔来说,他的梳理能力对海港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这一点可以从他没有首发或者后腰位置上是茹萨搭档其他球员看出。有他在场上,至少可以从后场向中场将球过渡,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只能说奥斯卡在球队里的情况下,去年如果是维塔尔在队中而不是奇塔迪尼,说不定维塔尔的数据会更好,表现也会同样让大家满意。只是因为奥斯卡今年不在,维塔尔还要承担一部分奥斯卡的工作,比如助攻、向前输送威胁球的任务等。其实从数据上来看,至少对于进攻的贡献方面,维塔尔甚至还要好过奇塔迪尼。
当然,现在对于海港队来说,夏季二次转会期是一个调整外援的窗口,那么在只有一个外援名额的情况下,到底该怎么调整,确实引起大家很多的争议。我觉得可能还是需要一个前腰类型的球员来让整个中场的进攻体系更加顺畅,就跟去年是一个道理,所以这样就不得不牺牲一个前锋外援。从左翼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突破点的情况来说,加布里埃尔肯定是不会被调整的,那么也就莱昂纳多跟古斯塔沃之间做一个取舍。
总体来说,留下高中锋古斯塔沃是最好的选择,毕竟一个高中锋对于任何球队来说都是一种战术需要,而没有了古斯塔沃这个高点,对于海港来说可能就会有缺陷,一旦遇到一些对手针对性的布置,可能就无法有更立体的进攻体现。当然了,如果从合同等各方面考虑来说,留下莱昂纳多也很正常,但关键如何解决一个高点的问题,可能是无解的。因为从穆斯卡特的战术来说,传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这种情况下没有高点的话,两翼的传中效率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具体怎么调整,就看主教练跟俱乐部的安排吧,反正我的观点还是保留高中锋,用莱昂纳多来换一个前腰外援。
如果不做调整就这么踢下去,成绩可能踢到哪算哪也不会太差,以及今年重点还是培养年轻球员,等赛季结束再说,就看球队是不是想更上一层楼。而且,其实换的话,是不是能有办法让莱昂纳多留着打亚冠?当然,以他的个性来说可能也不是这么好安抚,还是看俱乐部怎么权衡利弊。
【记者刘闻超】·要看能力,也要看性格
大概是2023年之前,那时球队还没有实现两连冠,在同许多球迷和业内的朋友聊起球队未来时,我就提出过一个观点,那就是未来随着更新换代或阵容调整,球队的成绩肯定会有起伏乃至阵痛。关键是,如何将这样的周期建设和起伏幅度尽量短一些、小一些。
很显然,今年在外援引进上,海港存在一些架构性问题,这也硬生生体现在比赛中,尤其是对阵强队时愈发明显。而从适配性的角度,花“大力气”引进的莱昂纳多进球数不少,但似乎无论是他自己还是海港,都没有找到最合适彼此、最能激发彼此的比赛模式。众所周知,海港历来是主教练负责制,所有的引援过程,主教练自然是核心决策人,而作为俱乐部来说,也可以适时提出建议。包括引援在内,许多问题能否实现有效沟通进而共同承担,其实同样重要,这种合作关系有时候并非是百般和谐且毫无摩擦的。在欧洲足坛,许多俱乐部有“体育总监”的角色作为桥梁,在中国足坛,这种概念还不算多,所以大家都得多“辛苦”一些。
回过头看,其实海港今年的“工作”如此难做,也与球队在一个转会窗口内流失太多核心球员有关。奥斯卡、巴尔加斯、奇塔迪尼离队,武磊长时间受伤缺席,甚至赛季初像蒋光太这样的球员也一度因伤接连错过多场比赛。任何一支球队在短短一个间歇期里经历如此多变化,都不可能延续先前的成绩,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海港至今能排在第四并且只和榜首球队差4分,已经是非常不容易的结果了。
目前,时间是个不小的挑战,要想引援前提是得先“清人”,这不是容易的事。下一轮联赛7月19日开踢,是否有可能让新援拥有至少10天的准备期?看上去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个人感觉球队的这个调整名额在有可能的情况下,还是得着眼下个赛季,不然到了年底可能又会面临多个位置同时出现调整的局面。如果继续按照穆斯卡特追求控制力的战术思路,中场仍然应该是首选,毕竟去年海港的强势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中场的运转。当然,边锋也是一种选择,不过这可能会致使球队的比赛风格产生不同。
还有一点,在引援这件事上,技术层面的评估之余,欧洲许多球队同样注重比如性格、习惯、家庭情况等,如同你购买一件商品,需要做一定综合了解一样,所有这些因素其实都会影响到一名球员最终的球场表现。记得当年武磊在加盟西班牙人俱乐部时曾回忆过一个故事,他说当他去到新俱乐部后,对方第一个问起的话题就是家庭情况。所以说,球员的能力和潜力其实关乎于方方面面,状态稳定、心态成熟,以及是否对团队有归属感、有凝聚力都应是评估标准。
【球迷“鹰眼”】·冬窗引援结构出了问题
关于外援调整的问题,我认为可以有三种方案。
方案一:不换了。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调整策略也不是毫无可取之处,在市面上搜寻过后如果没有很合适的目标,不如留到冬窗重建,全部优化。
目前的积分排名很明朗,在下半程不犯大错误的情况下,坐4争3是目标,不换外援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去冲一下的。第四名没有亚战资格,第三名还有可能(如果足协杯冠军在前两名中产生),毕竟一年多八场比赛,对于急需新老交替的海港来说,还是很宝贵的,亚冠二级的难度也相对较小一些。另外,考虑到武磊伤情的反复,保留两个外援前锋的配置也是一个托底的方案。
方案二:换古斯塔沃或其他人。
这个方案是保留了45号莱昂纳多。我们要搞清楚一点,当下的中超工资帽结构可以类比成NBA,五个外援的薪资各不相同,在薪资空间撑满的情况下,要想换掉谁,那对等新人也大概率是这个水准的球员。只不过NBA交易球员的方式组合比较多样,也偶尔会有球星拿底薪的情况,足球的交易方式主要是靠买卖。那么言归正传,换掉古斯塔沃或其他外援,我们就要做好一个心理准备,新来的外援其水准不太可能是大家想象中的核心,甚至大概率是一张“彩票”;好处则是,如果古斯塔沃作为前锋之一离队了,那么增加一个中场解放莱昂纳多,把他的位置推到更靠近对方小禁区的位置,能让他的进攻端数据更好看。
莱昂纳多的优势和威胁是需要他更多靠近对方球门才能得以发挥到最佳。目前莱昂纳多硬仗比赛的XG(预期进球数)和XA(预期助攻数)都很难看,多项数据挂零,前锋不像前锋,前腰不是前腰。与其如此别扭下去,不如成就他,数据打好看了,冬窗如果有需要那也更“方便”处理。打个比方,我们和巴尔加斯可以说是互相成就的一段佳话,那么,我们今年冬窗阵容组织架构的不合理,导致目前和莱昂纳多成了一种互相拖累。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把他前提,少打无效传中,下半程多走地面。
方案三:换掉莱昂纳多,全力解决核心问题。
这个方案也是我一直力主推荐的,但是我也深知这个方案颇具难度。因为合同大、时间长,不好处理。
其实一切的根源还是今年冬窗组织架构和薪资分配出了大问题。我一直坚定认为,莱昂纳多这样的前锋在中超拿150万-200万欧元/年是相对合理的范围,如果是这个薪资的话,至少我一句怨言都不会有。然而目前,海港队想要搜寻并吸引到理想中的组织核心给未来做打算的话,薪资空间成了大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导致今年海港球迷围绕外援话题形成了激烈的讨论。说句心里话,大家都是为了球队好。如果是以争冠为目标,外援都是70分水准级别的话,本身就不太符合建队刚需,所以才会有一种换谁好像都可以的感觉。不过这件事也会在未来很多年内给俱乐部提个醒,在缩紧银根的中超大环境下,优厚的合同给谁、怎么给,需要擦亮眼睛了,不然可能就是一系列的连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