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京沪大战前的备战细节 利物浦吃下定心丸 从北京工体到南京奥体 国足选帅的套路 难言及格
第A02版:专栏 2025-07-23

从北京工体到南京奥体

沈雷

沈雷

上周末,对中超是一次小小的救赎。

先是大连梭鱼湾以61588人打破了球场的入场人数纪录,并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本赛季中超上座纪录。在半小时后开球的北京国安与上海申花这场“宿敌之战”中,工人体育场涌入62291人,将梭鱼湾的新纪录再次打破。在同一个夜晚,赛季最高上座纪录被两次刷新,证明了中国职业足球仍然具备极大的吸引力。

62291人也是中超历史上的第二高上座纪录,最高纪录是2012年由江苏舜天对广州恒大一战创下的65769人。这场南京奥体中心的经典之战早已成了“都市传说”,据说这个入场人数还有很大的争议——少算了不少最后被放入场内的无票观众,据当年在现场的同行们回忆,南京奥体甚至连走廊过道上都挤满了无座观众,因此推断实际入场人数很可能高达7万。

令人唏嘘的是,创造这个纪录的两位主角,已经成为历史名词。南京奥体和广州天河都曾是中超的超级“票仓”,但随着舜天和恒大的消亡,与那段短暂而辉煌的日子一同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舜天的前身江苏迈特,恒大的前身广州太阳神,均系中国足球职业化元年的甲A创始成员,资本将两队推上巅峰,又推下悬崖。

广州和江苏的足球之光仍未复苏——广东豹在升入中超前不会具备影响力,而且似乎球队也未能吸引到原本的恒大拥趸;南京城市、苏州东吴、南通支云、无锡吴钩等职业队散落各地,但成绩平平,更是没人可以成为代表江苏的旗帜性球队。天河已经淡出足球圈多年,再无声息,至于南京奥体,只有苏超才让它重新成为体育新闻的主角。

可以说,正是当年的江苏舜天(或者苏宁)创下如今苏超的基础,这支老牌队伍点燃了江苏全境的足球热情,其多年青训的成果也散落在如今各支苏超球队中;从另一种意义而言,也正是其消亡,才让苏超有了想象和萌芽的空间,这个红极一时的民间业余联赛是一种对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新生的向往。没有职业足球的引领,又如何谈得业余足球的普及与发展?

一夜两破纪录,也只是中国职业足球缓慢地爬坡而已,要扭转行业的形象,需要漫长的时间和各方的努力,但往往,劲不往一起使。就在纪录夜,又有了球迷谩骂球员事件的发生,原本好端端的剧本又被加上了负面的浇头。只能说,任重道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