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出线队与记者有个约定 踢最纯的足球,过最美的夏天
第A10版:晚报杯 2025-07-25
2025第40届“上海银行”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普陀赛区落幕——

踢最纯的足球,过最美的夏天

程超/李一平

高中组出线队伍Senior队员庆祝进球 李铭珅 摄

李铭珅 摄

7月18日至22日2025第40届“上海银行”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在上海市长征中学完成普陀分赛区的比赛。经过为期四天的争夺,园南中学橙色风暴、虬江划桨FC、PJ缘空、上海卓梦等四支初中组队伍以及田苑逐梦队、眼镜狗特里、花儿梦之队、说得都队、Senior、383复仇者、冰分子FC等七支高中组队伍顺利出线,获得上海赛区决赛资格。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李一平

少年们的成长必修课

下半场比赛完成绝杀,眼镜狗特里队拿到高中组第二个晋级名额。队长毛润涛站在人群中央,汗水浸透的马竞队服贴在身上。这支由天山中学学生组成的队伍以1比0战胜自由飞翔队,锁定晋级名额,弥补了去年小组赛出局的遗憾。“去年输了之后,大家都说‘明年一定要再来’。”刚结束高考的毛润涛告诉记者,队员里有不少高二升高三的学生,为了这次比赛他们特地请了假。

毛润涛从高一开始正式踢球,身为门将的他同时担任队长一职,一路参赛,见证了团队的蜕变。毛润涛说他记得去年被淘汰后队员红着眼眶收拾装备的模样。今年,当终场哨声响起,从替补席冲进球场的瞬间,他突然懂了“足球不只是赢球”。“学业压力大的时候,踢一场球就什么烦恼都没了。”因为足球认识的这群兄弟,也让毛润涛从内向变得开朗,“明年就算不踢球,我也想以裁判或记者的身份回来参与晚报杯,这里有太多回忆。”展望上海赛区决赛,毛润涛希望自己和队友不留遗憾,抱着学习的心态跟各区强队好好交流。

与眼镜狗特里队的欢呼形成对比的,是场边自由飞翔队的集体沉默,这支由高二学生为主力的队伍遗憾错失晋级资格。就读于普陀区上音安师中学的程果正低头踢着脚下的草皮。“最后10分钟大家突然没了状态。”小伙子的声音带着些许懊恼,“我们第一场顺风顺水,第二场全员低迷,第三场状态回勇,这四场像坐过山车。”

这是自由飞翔队第一次参加晚报杯。去年因凑不齐队员而错过报名,今年终于组队的他们,只能利用晚自习后的碎片时间在球场磨合。虽然没能晋级,但赛后队员围坐复盘的场景,让队长程果坦言:“足球教会我们,赢了一起狂,输了一起扛。”从初三下学期开始踢球的他,通过晚报杯的舞台学会了“接受遗憾”。

专业护航,让足球梦落地生根

比起去年,今年普陀赛区的参赛热情更加高涨,有近百支队伍成功报名参赛。“这几年参赛的队伍一直有所增加,一方面是普陀足球氛围越来越好了,另一方面也是有更多家长支持孩子踢球。”普陀赛区负责人、普陀区足协竞赛部部长丁亮介绍,普陀区近年来推动青少年足球体教融合,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丁亮介绍,结合普陀区“女足强、男足补”的特点,赛区联动学校推动“双线发展”:要求女足传统校组建男队,鼓励高中开设足球专项课程,通过扩大参与基数为赛事储备力量。“今年不仅普陀本地队伍占多数,周边区的球队也慕名而来,这说明我们的保障得到了认可。”

与此同时,今年普陀赛区还开启了“边赛边教”的新模式。针对一些首次参赛的队伍,裁判团队特地在执裁之余增加了“课外辅导”环节:面对不清楚边线球判罚的球队耐心讲解,对争议判罚当场说明依据,让少年们在比赛中不仅比拼球技,更能理解竞技体育的规则意识。“要让他们踢得专业,先得懂规则。”丁亮说。

而在普陀赛区的赛场上,每场比赛都有一名年轻的裁判执裁,他的身后则会跟着一名富有经验的成熟裁判员帮助提醒。“其实从我们启动校园裁判培养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丁亮介绍,每年普陀区足协都会从学校招募有兴趣参与裁判工作的学生,并向他们提供培训。而每年暑期的新民晚报杯,则成了培养这些年轻裁判的“沃土”。

国家一级裁判袁智键将执裁完今年的晚报杯比赛后将走上裁判监督岗位,44岁的他即将来到从裁判一线“退役”的规定年龄。在他看来,裁判成长就是“在失误里总结着进步”,而晚报杯每年坚持培养新裁判的传统,让他格外欣慰:“只要有人接棒,这赛场的哨声就不会停。”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