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025 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常规赛第二阶段进入倒数第二个比赛日。福建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凤凰体育馆内激战正酣,沪上三支俱乐部在本赛段均展现出不俗竞争力。截止当日完赛,上海地产集团男队取得四胜一负的战绩,上海龙腾与华东理工大学女队则同为三胜两负,今日乒超联赛第二阶段将迎来收官。
本报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发自厦门
上海地产集团打出团魂
在樊振东、许昕两位奥运冠军坐镇的上海地产集团乒乓球队中,赵子豪虽并非雷打不动的绝对主力,却在厦门举办的乒超联赛里,摇身一变成为队伍的“秘密武器”。出战的单打赛事中,赵子豪一路过关斩将,保持着傲人的全胜战绩,双打赛场上亦是接连建功。其中,他以3比1的比分逆转世界排名第一的林诗栋,又在另一场单打对决里,历经五局苦战,成功“复仇”徐海东。尽管为队伍屡立奇功,贡献关键分数,可赵子豪始终保持谦逊,笑称自己在队中担当“活跃气氛”的角色。在他心中,团队利益至高无上,“能为队伍得分,我特别开心”,质朴言语间,尽显他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心境,即便身处聚光灯外,也从未停止奋进的脚步。
樊振东袒露压力
阔别赛场一个多月后,樊振东此番回归,状态火热,依旧延续着不败之势。在首日焦点对决中,他直落三局,干净利落地战胜林诗栋,展现出强大的统治力。从第一阶段的激烈角逐,到第二阶段的持续发力,樊振东在单打赛场的连胜场次已轻松突破十场大关。如此良好的竞技状态,自然令他成为媒体混采区的焦点人物,面对长枪短炮,他却神情淡然,平静说道:“每一场比赛,我都当作第一场去认真准备,不会想太多,只希望能为队伍出一份力。”上周六,上海地产集团仅有一场晚场比赛,而在赛前,樊振东在社交媒体发布一则动态,原来是他接受《凤凰卫视》专访的内容,首次袒露那些在外界喧嚣背后不为人知的压力与心声,瞬间引发热议。不过,一旦踏入赛场,他便迅速切换状态,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紧张的训练备战之中,心无旁骛,专注当下。昨日比赛,樊振东继续保持单打不败,出战三场比赛均取得胜利。
赛场上,樊振东宛如战神,凌厉攻势让对手难以招架;赛场下,他却不乏细腻柔情的一面。在与中超电缆・福建安井的比赛后,面对高中就读于上海中学、如今是华东理工大学大一学生的小将李天阳,樊振东真诚地送上祝福:“作为一名削球手,他在场上的侵略性很强,希望他继续加油,未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许昕面对伤痛“劲敌”
上海地产集团队中,身为“爸爸球员”的许昕,其赛场表现同样令人动容。鲜有人知,在第一阶段后半段赛程里,许昕因过度消耗,身体频频亮起红灯。训练馆内,那些闪烁着指示灯、嗡嗡作响的康复仪器,成了他每日训练备战的“亲密伙伴”。他肩部贴着肌效贴,以缓解常年积累的劳损;膝盖处则借助脉冲仪,减轻磨损带来的酸痛。对于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而言,每一次踏上赛场,都无异于与伤病展开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而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伤痛,正是运动员职业生涯中最为棘手的“劲敌”。鉴于此,上海队教练组精心规划,在一日双赛的赛程中,合理安排许昕出场,力求让他的体能与精力得到最优化分配。这一策略成效显著,许昕状态逐步回暖。在对阵四川丰谷的比赛中,他在单打与双打项目中皆发挥出色,独得两分,助力球队取胜。
谈及战胜同样身为“爸爸球员”的中国香港名将黄镇廷,许昕幽默调侃:“看来在‘爸爸’这条赛道上,我还能再多跑几年。”诙谐话语一出,瞬间逗乐了混采区的一众记者。他随后认真解释道:“黄镇廷和我年龄相差不大,私下关系也很好。今天能赢,主要还是靠团队实力过硬。就算我输了,后面还有樊振东、周恺,他们也能赢下比赛。所以在2比0领先、被对手扳回一局时,我没有受到比分影响,还是照常放开手脚去拼。”当被问及本场发挥是否堪称“全面”时,许昕态度诚恳,谦逊回应,“还行吧,赢下比赛才是最重要的。第一阶段单场比赛我都没拿过2分,虽说今天的对手不算顶尖,但能在单打、双打都赢下,对我自信心的提升帮助很大。”
除了樊振东、许昕和赵子豪,上海地产集团队的其他队员同样为团队荣誉倾尽全力。周恺在比赛中勇挑重担,无论是双打时与队友默契配合,还是单打中直面强敌,都毫无保留,奋力拼搏。在与不同对手的较量中,周恺不断复盘总结,持续调整提升自身状态。即便在部分场次遭遇失利,他也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不气馁,为球队源源不断地注入精神力量。赵钊彦与赵子豪携手,在昨天上午的男双比赛中,力克林高远/徐海东组合,斩获关键一分,为团队汗立功。晚场的比赛,上海队在第二阶段第一次抽到主场签,对手是山东鲁能,经过五盘较量,上海队2比3负于对手,首尝败绩。
女队双姝:上海龙腾、华东理工大学稳定发挥
沪上女队同样表现亮眼。上周六晚,上海龙腾与华东理工大学上演“同城德比”。华东理工大学部分队员因赛程冲突26日才抵达厦门,组委会特意将这场较量调整至后半程。上海龙腾首轮以利落比分击败成都高新若水居,赛后孙铭阳、陈熠、刘炜珊三位主力表示:“首场比赛主要是找感觉,接下来要一场比一场打得更扎实。”拿下德比战后,孙铭阳、何卓佳、陈熠坦言过程中遭遇不少困难,但“都想着给队伍凑一分“的信念支撑着她们笑到最后。
昨晚,上海龙腾迎来一场硬仗,对手是由王曼昱率领的山东鲁能。尽管上海龙腾最终败下阵来,但她们带着两胜一负的战绩进入最后一个比赛日。赛后,王曼昱也肯定了陈熠近期的表现:“我们互相之间非常熟悉,她近期状态和成绩都有很大提升,通过自身努力和比赛经验的增长,球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场比赛前,我也做了很多困难准备。”
华东理工大学昨天一日双赛,先轻取成都高新若水居,王艺迪赛后坦言:"能赢下来不容易,不过结果是好的,希望通过比赛不断总结提升。"晚场对阵黄石基地的比赛中,她们直落三盘干脆利落拿下胜利。
■球迷故事
热爱是永远的必杀技
厦门乒乓球的狂欢,从来不止于赛场。来自广州的12岁少年小周,暑假生活是跟着乒乓球赛过的。当天上午刚刚看完比赛,他正坐在球迷休息室里吃着便当。聊及观赛体验,他记得林诗栋“轻松拿下两分”的利落,也为汕头明润与上海地产集团在第三盘男单决胜局的胶着捏过汗。这个打了5年乒乓球的少年,衣服上印着樊振东的名字,却在被问“支持哪支队伍”时,认真地说:“谁赢都可以,我更关注他们打的球。”
这份纯粹藏在小周对乒乓球最本真的热爱里。2021年东京奥运会,电视里飞速旋转的白球让他迷上了这项运动,从小区楼下跟着教练启蒙,到球馆里挥拍训练,再到跟着妈妈跑遍重庆、厦门的赛场,他的成长轨迹里,始终跳动着乒乓球的节奏。“线下看球不一样,”他拿着上午拍摄了许多比赛视频的手机,向记者介绍道:“球迷的欢呼声能让人浑身带劲,球的弧线看得清清楚楚,比电视上过瘾多了。”
对小周来说,乒乓球不只是偶像的光环,更是实实在在的力量。“遇到挫折时,就想想赛场上的人怎么坚持的。”他说这话时,像个小大人,却道出了这项运动最朴素的感染力,它教会人专注,也教会人坚韧。小周的妈妈正在休息区和其他球迷聊家常,在她看来,带孩子来看球是特别的亲子时光。“他幼儿园时跟着楼下教练学球,中间断了两三年,后来自己说‘还是喜欢’,又捡了起来。”如今,看球成了母子俩的共同话题,“他说‘看球不看人’,可能是受教练影响,但我觉得,能从运动里学会尊重和专注,比什么都重要。”
这样的联结,在赛场内外处处可见。来自苏州的小陈昨天刚刚抵达厦门,背包里装着两张门票。作为“追赛老手”,她去年去了长沙乒超,今年跑了雄安站,这次特意赶在樊振东赴德甲前,来厦门“再喊一次加油”。“工作忙到抽不出空去德国,那就把能到的线下赛场都跑遍。”她笑着说,语气里满是热忱。
这份热忱,早已从对球员的关注蔓延到对运动本身的热爱。以前总在屏幕前看球的小陈,去年拿起了球拍,“真正站在球台边,才懂那些旋转、落点有多难,也更爱这项运动的细腻和爆发力。”现在的她不仅追比赛,更常约着球友练球,“樊振东的竞技精神激励我,乒乓球本身的快乐治愈我,这大概就是运动的魔力。”
当被问起是否只关注“自家球员”,小陈摇摇头表示:“上海队的比赛会看,其他队伍的亮点也不会漏。球打得好,就值得鼓掌。”在她看来,赛场的魅力从不是“非此即彼”的较量,而是每一次对抗中,运动员们共同编织的精彩。
从小周母子到小陈,他们的话语道出了乒乓球运动的真谛。它从不局限于“你支持谁”“我喜欢谁”的框架,而是用精准的落点、巧妙的旋转、顽强的对抗,唤醒人们对拼搏的共鸣、对快乐的向往。在厦门的赛场,在更多城市的球馆,在街头巷尾的乒乓球台旁,这场全民狂欢从未停歇。因为小小白球,他们都是被这项运动滋养的同路人,共享乒乓球带来的热血、治愈与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