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赛区四个组别冠军合影 本报记者 邓睿侃 摄
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U17梯队主教练范赟走进喀什,送上公益训练课
8月7日下午,2025第40届“上海银行”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喀什赛区赛事在喀什市第六中学足球场圆满落幕。最终,巴楚县第三中学、莎车县初中代表队、巴楚县第一中学、喀什六中女子足球队,分获男子小学组、男子初中组、男子高中组和女子中学组冠军。除男子小学组为第一年举办、立足人才选拔外,其他三个组别冠军球队将在本月20日飞赴上海,与本届赛事其他各赛区队伍共同打响全国交流赛。
专题撰稿 首席记者 刘闻超 发自喀什
“我相信该来的都会来”
2021年,经上海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与新民晚报社牵线搭桥,将沪上老牌青少年足球赛事“新民晚报杯”引入新疆喀什地区。五年来,赛事得到莎车、巴楚、叶城、泽普四县青少年热烈欢迎,已然从上海本地最具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成为喀什少年心中奔赴梦想的舞台。
尽管根据赛制,每年只有夺得各组别冠军的队伍才能获得前往上海进行交流的机会,但是对于这群热爱足球的少男少女而言,将汗水与热爱投诸于足球场,一直都是不变的追求。今年在晚报杯喀什赛区决赛现场,记者遇到了今年刚刚升入高一的喀什六中女足队员苏曼亚·阿布力克木。一年前在巴楚县第三中学的足球场上,她对着我们的镜头喊出了想要夺冠的目标,但遗憾的是,决赛中1比2不敌当届赛事冠军喀什六中女子足球队。连苏曼亚·阿布力克木自己都没想到,命运竟然那么快就出现戏剧性转折。“初三毕业考试后,我就来到了喀什六中,这次比赛与曾经的对手成为了队友,也与曾经的队友变成了对手,这种感觉确实有些奇怪。”
加入喀什六中女子足球队后,又长大一岁的苏曼亚·阿布力克木在场上的发挥更加成熟,首场比赛中她们4比0战胜巴楚县女足代表队。苏曼亚·阿布力克木在喀什六中女足的队友们说,她是“赢了不开心,输了也不开心”。或许,这就是足球教会我们的现实:人生总有一些温暖人心却又不得不面对的情感牵绊。与队友们站上冠军领奖台的那一刻,苏曼亚·阿布力克木笑得很开心,她已经准备好继续向前迈进。
公益足球,再次跨越4000公里
五年间,晚报杯通过不断尝试与探索,充分发挥赛事公益属性,开启“请进来”模式,邀请沪上顶级青训教练去到喀什、加盟晚报杯,为当地的青训教练和球员提供专业指导。今年,上海海港足球俱乐部U17梯队主教练范赟作为赛事“公益大使”飞赴喀什,投身晚报杯赛场。
5日下午一下飞机,范赟便马不停蹄来到喀什六中足球场,带领校男子足球队进行了一堂生动且富有职业性质的技术训练课。第一次到喀什的范赟很快感受到了当地学生球员的投入度。“能够明显感受到,他们对足球很渴望、很热爱,尽管在一些理解上还有提升空间,但学习能力、领悟能力很强,基本上说一遍就能懂。最重要的是,他们是自己想要练、想要学,这一点对他们今后的提高来说很重要,同样对教练来说,也会很享受去指导这样的队员。”范赟说。
训练课结束后,范赟还为队员们送上了崭新的晚报杯球衣,并鼓励大家再接再厉:“希望未来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看到你们!”6日和7日的决赛现场,范赟观看了各个组别比赛,其中对于莎车县小学组代表队的球员穆哈麦提·艾麦提印象深刻,这位2014年出生的小球员也最终捧起了该组别最佳射手奖杯。
五年间,从晚报杯喀什赛区前往上海的学生球员人数超过200人,而单单以莎车县为例,参与晚报杯喀什赛区决赛阶段比赛选拔的球员人数就超过2000人。面向莎车、巴楚、叶城、泽普四县开启的新民晚报杯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已然在距离上海4000多公里外的喀什少年心中,树立起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赛事规模能更大一些、频次也能更高一些,通过引进更多高水平的教练,帮助我们进一步提高,这种双向奔赴相信能够使喀什热爱足球的青少年得到质的提高。”喀什六中教务科科长张艳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