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10日,WTT横滨冠军赛男、女单四分之一决赛全部结束,四强名单随之出炉。女单赛场,孙颖莎、王艺迪、石洵瑶、陈幸同成功会师四强,为中国队提前锁定冠亚军;男单则仅有王楚钦一人闯入四强。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程超
对后面比赛更有信心了
女单赛场的焦点战,当属世界排名第一的孙颖莎对阵日本削球手桥本帆乃香。1998年出生的桥本帆乃香是典型的大器晚成型选手,其反手采用长胶、正手搭配反胶的打法配置,以削中带攻的风格在国际赛场具备不俗竞争力。早在东京奥运周期,她便已征战国际大赛,但直到近些年才迎来成绩上的显著突破。此前,她对中国女乒单打选手保持着11连胜的纪录,王艺迪、纵歌曼、王晓彤、覃予萱、韩菲儿、杨屹韵、徐奕、胡丽梅、刘炜珊等队员都曾败于其拍下。而在对阵孙颖莎之前,桥本帆乃香的外协会连胜纪录已刷新至41场。
这场比赛之所以备受外界关注,除了考验孙颖莎能否抵挡住桥本帆乃香的冲击,更重要的是看她能否为国家队队员提供应对削球的战术范本。桥本帆乃香的反手颗粒胶皮旋转变化丰富,但其正手反胶的旋转相对规律,这一特点恰恰成为孙颖莎的突破口。全场比赛中,桥本帆乃香的正手区域及中路偏正手位置的防守漏洞被持续放大。另一方面,孙颖莎通过前后台区域的调动,让桥本帆乃香的跑动范围从单纯的横向移动扩展至全台,这直接导致其削球稳定性明显下降。从第四局10比0的悬殊比分不难看出,在孙颖莎正手的强势进攻面前,桥本帆乃香若想对中国队选手构成实质性威胁,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我知道这会是一场非常艰苦的比赛。桥本的整体实力、近期战绩、世界排名都上升很快,她的打法的确有优势,攻削结合且进攻能力很全面。”赛后孙颖莎坦言,“这场球赢得确实艰难。第一局结束后,马导(马琳)一直在与我沟通调整,第二局我便针对性地改变了一些技战术。拿下第二局后,我对后面的比赛更有信心了。到了第三、第四局,我对她的旋转判断已较为清晰,和削球手对抗,确实非常考验耐心和综合实力。”
结束这场极耗体能的削球大战后,孙颖莎并未立刻离开赛场返回酒店休息,而是前往训练场继续加练。陪伴在她身边的马琳指导调侃道:“没打舒服,本来想让她再来一局。”玩笑过后,孙颖莎和马琳在训练场专注于强化接发球细节与技术打磨。从这一幕不难看出,光鲜亮丽的顶尖运动员背后,是成百上千次重复训练的沉淀。昨晚,孙颖莎直落四局横扫日本选手大藤沙月,晋级四强。
女队多点开花,小将带来惊喜
中国女单的强势不仅体现在主力选手的稳定输出,更在于新生代球员的集中爆发。其中,2004年出生的陈熠与2001年出生的石洵瑶,均在本次赛事中贡献了令人眼前一亮的表现。
21岁的上海小将陈熠,继WTT美国大满贯淘汰孙颖莎后,此次持外卡首次参加冠军赛便再度带来冲击。面对自己的偶像王曼昱,她在先失两局的情况下完成逆转。要知道,此前陈熠从未战胜过王曼昱,两人最近一次交手是7月底的乒超联赛第二阶段,当时王曼昱直落三局轻松取胜。在陈熠心中,年长5岁的王曼昱更像一位大姐姐,她曾坦言喜欢王曼昱的比赛风格。2022年一次比赛失利后,迷茫的陈熠曾给曼昱发去长信息求助,意外收到王曼昱两段超长回复,读着信息的她忍不住落泪,直言自己“像被解救了一样”。
“因为从没赢过曼昱姐,我反而没什么心理包袱,完全是抱着拼她的心态去打,发挥上也更坚定。”陈熠赛后坦言,能接连击败两位世界顶尖女单选手,关键在于心态,“都是以冲击者的姿态去拼,最后时刻打得更果断。”即便赢下比赛,这位小将谈及对手时仍保持谦逊:“在实力上,相对于曼昱姐,我还是欠缺一点。”
职业生涯首次战胜王曼昱,这场胜利对陈熠的锻炼价值不言而喻。她特别提到心态层面值得总结:“如果每场比赛都能保持最后三局、特别是决胜局那种毫无包袱、全力去拼的状态,应该能发挥得更好;一旦心态波动,就很容易被对手抓住漏洞。”
在昨日的女单四分之一决赛中,陈熠未能再进一步,在内战中不敌王艺迪。不过其近期的进步有目共睹。值得一提的是,这场胜利也是王艺迪在WTT系列赛中的第100场单打胜利。
另一位后起之秀石洵瑶同样表现亮眼。她在四分之一决赛中横扫蒯曼闯入四强,而在之前的晋级路上,已成功淘汰日本奥运冠军伊藤美诚。此前石洵瑶对阵伊藤美诚向来输多赢少,此次则实现了关键复仇。决胜局两人缠斗至10平,伊藤美诚虽顽强挽救三个赛点,石洵瑶仍顶住压力拿下胜利。尽管如今伊藤美诚已非国乒女线最强劲敌,却仍是不容忽视的对手。对石洵瑶这样的年轻选手而言,战胜伊藤美诚无疑为自己注入了强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