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城
常州队的进球,不知道究竟是满足了人们的期待,还是“扼杀”了人们的期待——总之,他们在“苏超”开始九轮之后的第一个进球,不但为他们带来了第一场胜利,也让他们从“丿”队变回了“八”队。
如果说“苏超”是今年中国体育界的现象级赛事,那么常州无疑是“现象中的现象”。开赛前八轮,他们一场不胜,在长达90多天的时间里一球未进。更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常州队的“失败”,把常州成功地变成了一个超级火爆的梗。输一场少一个笔画,从“常州”到“吊州”直到“丿队”,在收获全民调侃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全民的“陪伴”和“追更”。
“苏超”整体本身就有的轻松玩梗、草根自娱自乐、没有成绩压力的氛围,让积分榜垫底的常州反而得以在“松弛”这项另类排行榜上一路领跑。常州官方适时捕捉到了这一独特优势并因势利导,通过频频“自黑”,成功地把常州队变成了提升城市网感和亲和力的渠道,变成了拉动文旅和招商的支点,常州终于在“恐龙”之外,找到了提升城市辨识度的破圈标签和流量密码。
当“进球”和“赢球”的靴子从墙上掉落之后,常州的“弱势者优势”势必将有所削弱,如何将迄今为止积累的网络好感、流量进一步和现实产业绑定,如何以产业反过来助推球队成绩的提升,是常州接下来的新挑战。
其实,将草根的亲民优势,通过网络的放大,通过政府的背书和扶持,转化为助推城市文旅产业动力,这也是整个“苏超”的玩法——当常州进球首胜,当外界对“苏超”的新鲜感不可避免地退潮,这同样也是整个“苏超”未来面临的新挑战。
拿回了自己的笔画,常州队将开始书写新的故事。而无论“剧情”接下来会怎么发展,人们都不会忘记终场前的那个进球,不会忘记这一晚解说员激情到嘶哑的解说,不会忘记看台上数万名球迷的欢呼。业余足球的世界,有足够多的美好,和足够大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