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张本智和:我希望能拿到冠军 孙颖莎等名将:适应无压力 女队稳扎稳打  男队多人出局
第A08版:乒乓 2025-08-20

张本智和:我希望能拿到冠军

程超

张本智和

奔赴瑞典马尔默之前,日本选手张本智和刚在横滨WTT冠军赛中凭借标志性的怒吼与凌厉进攻,成功斩获冠军。但比胜利本身更引人深思的,是他赛后接受采访中透露的心路历程。这位常年被贴上“天才少年”“狂傲”标签的球员,却展现出了与年龄、以往形象截然不同的沉稳一面。而在踏上WTT欧洲大满贯瑞典站征程前夕,张本智和更明确重申终极目标:剑指世界第一,并直言不讳地表示:“我希望能拿到冠军。”

在多数球迷印象里,张本智和的比赛等同于“速度、激情与不间断进攻”。他的反手体系与近乎本能的搏杀式打法,既是其立足世界乒坛的“核心优势”,也是撕开对手防线的关键利器。但在此次横滨冠军赛的夺冠之旅中,张本智和却揭开了一个“反直觉”的胜利密码——主动克制自身的优势。

“光想‘做自己’肯定赢不了,必须学会在关键时刻忍耐。”张本智和在接受采访中坦言。过去的他,所谓“自由发挥”更偏向天赋驱动的条件反射式击球;如今他追求的“自由”,则是经过理性计算与情绪管理后的主动选择。这种转变体现在赛场细节里:相持时多扛一板的耐心、机会不明朗时克制冒险冲动的冷静,以及逆境中稳住心态、等待战机的坚韧。

这种“忍耐”并非保守退缩,而是为了更精准地积蓄力量。在最关键的时刻,将赖以成名的速度与力量“致命释放”。这是一种从“凭本能冲锋的武者”到“谋定后动的棋手”的蜕变,更是竞技体育中“理性驾驭天赋”的必经之路。

对于比赛中极具辨识度、偶尔引发讨论的“激情吼叫”,张本智和也给出了坚定回应:“吼叫是自己的比赛风格。”这并非对外界评价的辩解,而是对自我竞技状态的确认:在他看来,每一声呐喊都是投入比赛、释放压力、激发斗志的必要方式,是“做自己”的重要部分,与战术层面的“忍耐”毫不矛盾。前者是驱动比赛的“情绪引擎”,后者是把控节奏的“战术方向盘”,二者共同支撑着他向梦想迈进。

尽管战术思路已然转变,但张本智和的终极目标从未动摇:“冲击世界第一”,是他自出道起便毫不掩饰的野心。如今的WTT瑞典大满贯,更成为检验其“忍耐哲学”成色的全新试金石。来到更高级别的赛事、面对更强的对手阵容,张本智和能否如其所言拿下冠军,还需在比赛后得到答案。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