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
点燃融合发展新引擎 在黄浦江畔“匹”拼向未来 水上运动赋能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武术  融合焕发新彩
第A12版:体育生活 2025-09-22
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

科技赋能武术 融合焕发新彩

丁荣

9月19日晚,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开幕式在世界会客厅外举行,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代表齐聚黄浦江畔,共同见证这一国际武术盛事的焕新重启。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李永强,国际武术联合会副主席、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陈永杰,上海市体育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陆檩,上海市体育局副局长宋慧,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副主席王玉龙,上海市体育总会常务副主席赵光圣,虹口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蒋仁辉等共同为本届武博会揭幕。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丁荣

武术+科技演绎武术发展

吴彬:开幕式展现上海魅力

开幕式以“薪火传世·破界共生”“和光寰宇·天下共武”“光耀未来·连通世界”三大篇章依次展开,依托浦江两岸璀璨夜景为天然背景,呈现出一幅“流动的武韵长卷”。

文艺演出不仅沉浸式展现武术技艺的视觉冲击力,更通过多元文化创新融合彰显独特魅力。太极与芭蕾相得益彰,演绎东西方艺术融合的诗意对话;京剧刀马旦与武术器械巧妙结合,展现传统戏曲与武术的深度共鸣;少年街舞注入武术招式,彰显武术在年轻一代中的创新活力。

其中,机器人与真人的互动融合表演是开幕式一大亮点。智元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远征A2先后演绎了刚劲有力的《秦俑魂》和行云流水的太极,一刚一柔间完美展现武术的美学精髓;灵犀X2则与儿童协作完成动感跑酷,展现人机协同的创新魅力。

“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精彩的武术节目表演!本次开幕式既有传统的武术内容,又有创新的科技内容,充分体现了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独特魅力。”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武术九段、国家级教练、李连杰和吴京恩师吴彬盛赞本届国际武术博览会。吴彬认为,国际武术博览会应当成为上海体育事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开幕式现场,我看到了许多国外武术爱好者向往的目光,相信他们会把这种向往和收获带回到各自的国家,进一步推动中华武术在全球发展。这样的盛会应当持续办下去,我相信上海完全能够把国际武术博览会越办越好!”

5000余名选手齐聚申城

参与规模创历届之最

本届武博会采取“1+7”创新架构,设1个主场和7个专场,共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余名运动员参与盛会,其中境外运动员超300人。赛事首次纳入国际武术联合会C级赛事体系,赛会期间开展的《中国武术段位制》境外人员段位考评吸引来自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的97名武术爱好者报名,创近年来同类赛事境外人员晋考人数新高,为全球武术习练者提供了标准化水平认证通道。

七大专场各具特色,亮点纷呈。中老年太极拳交流专场汇聚7个国家29支队伍,为全球太极爱好者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春秋永年杯太极拳专场选手年龄跨度9岁至87岁,展现太极拳全龄化传承的魅力;武术散打专场实现专业队、体校、高校与俱乐部同台竞技,促进各层面技术交流;青少年武术专场汇聚全国1300余名新生代选手,展现年轻一代的武术风采与文化自信。

上海国际武术博览会始创于1992年,历经十一届的深厚积淀,不仅赓续中华武术的千年文脉,更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搭建起世界武术文化交流的“东方会客厅”。2025年,第十二届武博会焕新启幕。本届盛会以“武动全球·博览中华”为主题,突破单一赛事框架,于主体赛事之外打造滨江博览带,融汇非遗展演、文创市集等多元内容,构建“可看、可学、可品、可玩”的沉浸式武术文化体验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